湘潭县谭家山镇开设“周末课堂” 请热心妇女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

阅读:

【2019-07-06 09:03:53】

湘潭在线7月5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桔)“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上下五千年》里的故事……”6月15日,天气晴朗,湘潭县谭家山镇紫竹村村部传来朗朗书声。村部变课堂了?原来,这里是留守儿童的周末课堂。紫竹村每周末组织留守儿童辅导学习、开展文娱活动,村妇联发动热心妇女,一对一当起了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爱意。

周末课堂收获多

小木桌整齐排列,25位孩子端坐在小桌前,这些年龄6至14岁不等的孩子,都是村里的留守儿童。而授课老师是村里的妇女干部或群众。

当天授课的是紫竹村妇联主席黄智华,她曾是一位语文老师,也是一位持证心理咨询师。黄智华带着孩子们阅读《上下五千年》里有关武王伐纣的故事,随后请孩子们简单复述故事并交流读后感。阅读课后,孩子们开始做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黄智华会逐一辅导。

2018年,紫竹村投入15万元修缮了原肖冲村旧村部(现在的紫竹村由原紫竹村和肖家冲村合并),打造了一个村级妇女儿童之家。考虑到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村里决定在周末集中组织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树立阳光、自信心态。

10多名妇联干部和热心村民当起了“老师”。“周末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包括阅读、作业辅导、文娱活动等,老师们还会讲解防溺水、防沉迷网络的安全知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备受关注,像黄智华一样的持证心理咨询师加入到“老师”队伍中,“周末课堂”上经常开展心理辅导。课堂主要负责人每月还会与孩子谈心一次,和家长通话或写信,帮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搭建起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桥梁。

此外,为确保参加“周末课堂”的留守儿童安全,每个村民小组的妇女组长兼任“护学队长”,她们亲自护送孩子往返。一个学期的“周末课堂”结束后,村里还会组织留守儿童监护人开会,通过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情况,一起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想办法。

“周末课堂”上三年级的小妍,父母均在外打工,好在孩子懂事,大部分科目成绩都还不错,但最让家长忧心的是孩子作文成绩一直难以提高。得知这一情况后,黄智华主动利用“周末课堂”给孩子补课,如今,小妍的作文成绩有了大幅度提升。

一年来,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旧村部,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之家”。

代理妈妈弥补缺失的爱

紫竹村的25名留守儿童中,有10人来自精准扶贫家庭,这些孩子在物质和精神上需要双重关爱。于是,黄智华发动村妇联执委成员“牵手”留守儿童,以“代理妈妈”的身份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给了孩子们母亲般的关爱。

14岁的小婷就读于茶园中学,父亲已去世,后来母亲再嫁他乡,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黄智华是小婷的“代理妈妈”。前些日子,小婷透露了自己的心愿,她想妈妈了,希望和妈妈见面,还想像班上其他女同学一样拥有一件毕业礼物。为了帮小婷实现心愿,黄智华与小婷母亲取得联系,还帮她精心准备了一份毕业礼物。赶在小婷毕业典礼前,黄智华如约将妈妈带到小婷面前,同时送上了自己准备的礼物。

泉丰组的男孩小培,父亲常年在精神病医院治疗,母亲也有精神障碍,爷爷去世后,全家就靠70多岁的奶奶操持。小培的“代理妈妈”陈华为弥补孩子缺失的母爱,常挑选男孩喜欢的小玩具送给孩子,同时经常接送小培上下学,甚至为他洗衣服,“也就是做些妈妈会做的事情,让孩子感觉自己‘不特殊’。”

从学习到生活,从物质到精神,“代理妈妈”就像呵护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给了全村留守儿童全方位的关爱,让母爱跨越时间和空间,长留在紫竹村的留守儿童心中。

记者手记

大多数留守儿童处在隔代教育的环境中,怎么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如何解答他们成长中的困惑?对于这些问题,爷爷奶奶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疏导的缺失。

在紫竹村,我们看到了一群幸运的留守儿童。其他孩子放学后有父母辅导作业、陪伴成长,他们虽不及其他孩子幸福,但他们有“周末学校”和“代理妈妈”,弥补了他们缺失的母爱。“周末学校”和“代理妈妈”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开设心理辅导课、帮助养成阅读习惯、为孩子实现微心愿……这些都是针对留守儿童的所需、所想而落到实处的工作。爱在最美是陪伴,紫竹村的干部和热心群众用他们爱陪伴留守儿童成长,让孩子们没有遗憾。

上一篇:向承强到桑木镇大山村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下一篇:坚持“两真四有”高质量招商引资 有效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兰州市招商引资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