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注度高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如何评出专业性

阅读:

【2020-05-25 22:38:53】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如何评出专业性

社会关注度高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如何评出专业性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设置中小学教师职称对于调动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30余年的历程,可以发现,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集中体现了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于教师队伍管理模式的探索与追寻。这一过程是教育管理领域思想逐步解放,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教师的尊重,有力促进了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保证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成长。

  从总体看,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在制度设计、制度变革、制度功能发挥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关注度较高。

   一是制度设计未能充分遵循中小学教师职业规律。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比较复杂的对于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评价和使用的综合性制度,包括对中小学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专业技术水平的评价,也包括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等。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本身来看,其设计未能充分遵循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规律。主要表现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规则与评审标准未能有效契合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不能准确衡量和反映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业绩和专业技术水平,使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操作过程中增加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影响了制度效能的有效发挥。

  二是制度变革未能有效契合时代发展要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自1986年设立以来,历经多次变革,但变革的总体力度不大。制度变革一直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制度的微调,改革步伐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求,改革不够彻底,使得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对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撑作用乏力。主要表现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灵活性不足,等级制度设计和变迁未能综合反映不同类型中小学教师群体的现实需求。同时,评聘关系未能理顺也造成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与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冲突。现实中的具体表现是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中高级职称比例偏低。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中小学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比例不足60%。高级职称教师工作积极性不足也成为显著的现实问题。

1 2 共2页

上一篇:人大代表建言“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下一篇:肖霞调研教育社会关注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