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诈骗层出不穷 信息泄露坑你没商量

阅读:

【2016-09-02 16:51:45】

近期,各省高考分数陆续出炉,随着考生填报志愿的开始,针对高考招生的各种诈骗违法活动也开始猖獗。一些诈骗团伙利用家长关心孩子成绩的心理,开始炮制出各种骗术,如“黑客‘内部改分’”、“花钱可搞到自主招生指标”、“本科‘补录’”、“内藏病毒的高考志愿填报APP”等。

专家表示,不法分子发布的钓鱼网站与正规的高招官方平台极其相似,再加上利用QQ、论坛等媒体途径传播,欺骗性极高。网友一旦登陆并在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目标院校等内容后,可能会造成财物损失。要防止高招诈骗,需要考生家长认真识别招生信息,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信息泄露和钓鱼网站的执法力度。

高招诈骗活动进入多发期

每逢高考结束,针对高招的各种诈骗案件便进入高发期,今年也不例外。近期,各省高考分数线陆续出炉,随着进入高考填报志愿和录取工作也进入关键时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关心孩子成绩和“望子成龙”的心理,开始炮制各种骗术,宣称能提供各种上大学的机会,以此为理由骗取钱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考志愿填报工作转移至网上进行,这在方便考生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活动提供了便利和空间,使得诈骗手段更加多样,诈骗目标更加精准,骗术更加专业。根据近年来出现的高招诈骗案件,媒体和专家总结出以下犯罪分子常用、家长更容易上当的高招诈骗手段:

一是声称“黑客可‘内部改分’”。二是内藏病毒的“高考志愿填报”APP。三是利用“内部指标”行骗。四是以网络“自主招生”为幌子。五是以网络途径招录“特长生”为借口。此外,还有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等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在网上设立虚假招生网站,声称代办入学并颁发正规学籍、文凭等骗局。

信息泄露是高招诈骗活动猖獗主因

尽管有关部门通过媒体等各种手段提醒考生家长们注意甄别招生信息,谨防上当。但每年仍有一定数量的家长受骗,掉进“高招诈骗”陷阱。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之高超、诈骗目标之精准程度让人惊讶。

有专家指出,“高招诈骗”是近年来互联网诈骗的“新业务”。更可怕的是,包括“高招诈骗”在内的互联网诈骗已形成产业链,在诈骗策划过程中,已开始出现更多的“智囊团”,甚至涌现出大量的策划师和培训师,新鲜骗术层出不穷,让市民防不胜防。而严重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是不法分子进行“精准”诈骗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媒体不断爆出警方破获贩卖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的新闻,这些信息中包括考生的个人资料。其中以湖北媒体报道的一则新闻就可窥见个人信息贩卖活动的猖獗和疯狂。有警方曾缴获一处有关考生信息的资料。据悉,这些考生信息遍布全国13个省市区,总共涉及考生信息近10万条。该媒体记者随后假扮招生公司人员,对信息泄露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的考生信息是从网上买的,有部分是从教育部门流出,根据信息的丰富程度,价格也不等。

预防高招诈骗需警民合力

个人信息疯狂被泄露,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考生家长防不慎防。在此背景下,亟需监管部门、互联网站以及家长的通力合作,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型“高招诈骗”手法。

首先是,监管部门要加强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对各种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平台加强监管;对贩卖个人信息、施行诈骗活动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通过媒体等渠道在高考后的这段时间,针对考生及其家长等进行预防诈骗宣传,提高考生及家长“防诈骗意识”。

其次,互联网站以及行业之间反诈骗合作。如与公安部门合作成立反诈骗网站联盟等,实现诈骗数据共享和实时联动处理。

第三,考生家长需谨慎识别高考招生信息。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考生及家长要先了解相应的政策,通过正规途径查询学校招生简章,不要做出轻易汇款的行为,以免造成财产损失。此外,考生在收到录取信息时,如果对录取的学校和专业有疑问,可通过教育考试网,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对。遇到索要“赞助费”、“邮寄费”或其他费用时,一般都是骗子,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并搜集好相关证据。

上一篇:今年山东高考共录取583208人 本专科录取率82.15% 下一篇:2016年高考志愿填报信息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