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病错标题简析

阅读:

【2017-05-23 10:07:44】

提 要:努力制作精彩生动的好标题,避免出现有毛病甚至错误的新闻标题,是版面编辑的基本职责。赏析好的新闻标题,可以使人从正面得到教益;剖析不好的新闻标题,则可以使人从反面得到启示。本文收集了一些军事新闻病错标题案例,分类剖析,探病因、开药方,期待给杜绝病错新闻标题带来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准确;简练;生动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读文先读题,题好文一半”。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新闻标题的作用和价值。尤其在网络时代,面对“信息爆炸”,读者是否决定阅读一条新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标题是否精彩,能不能第一眼就“抓人”。

报纸编辑工作的一大内容就是制作新闻标题。尤其是日报夜班编辑,对标题可谓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一个好标题能给整个版面增色不少;恨,是因为天天被标题折磨,真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日报社夜班有一个特点,就是时间非常紧,没有太多时间来反复斟酌,制作标题必须“又好又快”。这容易导致“萝卜快了不洗泥”,难免出现病错标题。赏析好的新闻标题,可以使人从正面得到教益;剖析不好的新闻标题,则可以使人从反面得到启示。有时候,后者比前者更有利于防止新闻标题出现病错。

需要说明的是,好标题的标准很多:准确、通俗、简洁、新鲜、活泼、鲜明、形象、善美,等等。笔者为便于操作,将好标题的标准精简为3个层次:准确、简练、生动,并指出病错标题诸多病因中的主因,可能片面,只求引发同仁的思考。

病症:不准确;病因:偏离文意

准确是对标题的最基本要求。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凝练概括,必须以新闻事实为依据,题文一致。标题中出现的各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都必须在新闻中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如果题文不符,不管如何精彩,都只能算是病错标题。命题作文中的题文不符属审题不透,自主编写中的题文不符,主要是审“事”不透,偏离文意。它大致表现为:有的太笼统,模模糊糊;有的太绝对,以偏概全;有的主观臆断,吹牛拔高;有的表述歧义,不知所云;有的用词欠妥,褒贬不当;有的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等等。下面试析几例。

原题:《“大数据”助力生命线》

改题:《给活思想建立“数据库”》

科学意义上的“大数据”,是指那些超过传统数据库系统处理能力的数据,数据量通常在10TB(1TB=1024GB,为1万亿字节)以上。所以“大数据”概念不能随便用,否则会闹笑话。新闻中说的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其数据量远远达不到“大数据”规模,改为“数据库”更准确。

原题:《把能打赢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改题:《让谋打仗的干部有奔头》

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但不能随意贴标签。沙场对垒,方知输赢。不上战场,谁敢说自己就一定“能打赢”?硬要这么说,难逃吹牛之嫌。但是,我们提倡党员干部谋打仗、钻打仗,这也符合稿件本意,更为准确。

原题:《双争评比告别“一票否决”》

改题:《双争评比告别随意“一票否决”》

原题看似坚决果断,清理“土政策”毫不手软,但是与相关规定不符。有的“一票否决”不能告别,比如军事训练考核成绩不合格,双争评比时就必须“一票否决”。所以,一定要加上“随意”两字。

原题:《“夫妻哨”泪别阵地》

改题:《“夫妻哨”老兵泪别阵地》

“夫妻哨”是指哨所,哨所不会落泪,老兵才会泪别。如果是文学作品,原题勉强能说得通,但作为新闻标题,就不够准确。有人可能认为笔者吹毛求疵,但制作新闻标题时就是要斤斤计较。

原题:《演出队员个个是训练标兵》

改题:《文艺骨干个个都是战斗员 》

看稿件,演出队里其实只有一个队员是训练标兵,原题说“个个是训练标兵”是以偏概全、片面拔高。改为“个个都是战斗员”,符合实情,也让人信服。

原题:《653名军嫂达成就业意向》

改题:《653名随军家属达成就业意向》

这条新闻说的是北京市举行驻京部队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的事。作者出于惯性思维,用“军嫂”代指“随军家属”,无意中把参加招聘会的一部分“男家属”排除在外,与新闻事实不符。

病症:不简练;病因:未得要义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新闻标题必须简洁明快,用尽可能精练的文字揭示核心新闻事实,一针见血,一语破的,让读者匆匆一瞥就可知新闻要义。文戒冗长,标题更忌啰嗦,有论者提出,新闻标题长度以7到11字为最佳。笔者认为,制作标题不能拘泥于字数,但一定要简练,不能拖泥带水、啰里啰嗦。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标题更是这样。

要做到标题简练,一是要善于摄要,努力将新闻事实中最本质、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进行高度综合概括;二是要善于取意,有时新闻事实难以用只言片语说清,这时就要跳出来,以新闻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做题;三是要善于炼字,确保标题字字珠玑、言约意丰;四是要善于省略,大胆省略消息来源、过程细节、不必要的议论等,还要善于采用约定俗成的简称。试举几例。

原题:《空军实现全疆域油料保障“零伴随”》

改题:《战鹰甩掉“干粮袋” 》

这是一条反映空军油料保障模式转变的硬新闻。原题使用“全疆域”“零伴随”等术语,专业技术气息较浓。改题使用“干粮袋”这个形象比喻,直接挑明了保障模式最核心的转变之处,标题字数也减少了一半。

原题:《让官兵带着战术背景消耗每一发剩余弹药》

改题:《让每一发弹药都打出战斗力》

这篇稿件说的是,以前部队组织实弹射击训练时,多余的启封弹药往往是简单地消耗打掉,浪费训练资源。如今,他们随机设置实弹射击条件,让官兵带着战术背景消耗每一发剩余弹药。原题就事说事,虽然准确,但是长达18个字,非常啰嗦。改后的标题跳出事件本身,拎出新闻核心,不仅简练,而且体现了训练思想。

原题:《自主汇编作战运用指南方便所配属部队了解运用》

改题:《新质战斗力加速融入作战体系》

这个稿子讲的事,说起来非常绕。某部配属兄弟部队参加演习时,由于所配属部队对他们列装的新型侦察装备知之甚少,导致其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不佳。因此他们主动作为,自主汇编了《作战运用指南》送给所配属部队,使其指挥员可依据手册了解新装备如何运用、协同联络、实施保障等。原题长达21个字,不仅啰嗦,而且费解。改题取意“新质战斗力融入作战体系”,直指新闻主旨。

原题:《官兵休假探亲落实率达100%是如何实现的》

改题:《100%休假是如何实现的?》

原题长达17个字,改为9个字后,标题想要表达的意思一点不少,反而更简洁明快。可见,要做出好标题,就不能有懒汉思想,“好题不怕百回改”。

病症:不生动;病因:理稍屈词也穷

生动,是新闻标题制作中一个很高的境界。一个生动的标题,让人一看就懂,读来上口,回味无穷。

笔者的一点体会是,标题要生动,就要尽量回避高频词。包括本人在内,制作标题的一大通病,是新词太少、套路太多。一说学雷锋就是“受赞誉”“赢点赞”,一说训练就是“铸利剑”“砺精兵”,一说成果丰硕就是“迈上新台阶”“展现新风貌”,一说作风建设就是“立说立行”“以上率下”,一说政治教育就是“身边典型”“红色资源”,等等。标题“高频词”现象,一是由于稿件本身同质化严重,另一个就是编辑制作标题的能力还欠火候,理性认识力不足,语言词汇存储不丰。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判断一个标题是否生动传神,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比。这里,笔者将生动标题与常规思路下可能做出的标题进行对比,凸显其生动传神。

刊出标题:《炊事员饿晕了》

常规标题:《为了让群众吃上热乎饭》

这是云南鲁甸地震报道中的1篇小特写,标题非常简洁,却胜过万语千言,令人印象深刻,颇有当年经典标题《“等一等炊事员”》《桌上的表》《西瓜兄弟》的蕴味。

刊出标题:《李云龙为什么服赵刚?》

常规标题:《政治干部如何立起威信》

这是一篇新闻评论的标题,一般来说评论标题比较“硬”,理论味浓而生动性不足。这篇评论独辟蹊径,以一个形象事例作题,让人一看就能懂,越琢磨越有味。

刊出标题:《顶“风云” 举“北斗” 托“嫦娥”》

常规标题:《高工车著明奋力攻克多项航天发射重大难题》

标题以3组动宾结构词组、短短9个字,将主人公为攻克航天发射重大难题立下汗马功劳的主要事迹概括得高端大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这篇消息斩获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可以说生动的标题是一大亮点。

刊出标题:《若有战,召必回!》

常规标题:《愿将此生长报国》

这篇人物小通讯写的是某旅副参谋长张益朝,因家中现实困难而无奈申请转业,却又难舍戎装。面对忠与孝、走与留的艰苦抉择,万般犹豫,左右为难。“若有战,召必回”6个字,生动反映了一名铮铮男儿从军报国、心系天下的情怀。

上一篇:“航天英雄”杨利伟将军走进我校《军事理论》共享课堂 下一篇:索马里南部地雷爆炸袭击致3名士兵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