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阅读:

【2016-08-23 13:57:46】

  近日,余姚全国文明镇梁弄在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展厅举办了以“红色四明”为主题的专题画展,展出了“碧血丹心昭四明”、“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四明·红岗劲松”、“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址”等钢笔速写、水墨画共计30余幅,吸引了众多人员前往观看。这是梁弄镇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之思”主题活动的其中一项内容。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市民正在参观画展

  余姚市梁弄镇,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现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中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革命历史悠久、红色资源丰富,素有“浙东小延安”之称。镇域内有正蒙学堂、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等10余处红色革命遗迹,均实行对外免费开放,供参观学习。去年,红色景区进行了改造提升,结合声、光、影作了全新布展,可看性更强、教育效果更好。

  为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继承优良革命传统,传承老区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梁弄镇依托这些红色遗迹,以清明节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参观一次主题画展、开展一次英烈祭扫、重走一次红色之路、聆听一段革命故事”为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强化对广大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激励群众铭记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争做红色传人。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19434月,随着姚南重镇梁弄镇的收复,中共浙东区委即迁址位于青山碧水之间梁弄镇横坎头村。建国后,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原浙东区委旧址建立了“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1992年正式定名为“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由公安部原部长、原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王芳同志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竖立在纪念馆进门处的石碑,镌刻有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将军题词的“中国共产党浙东区委员会旧址”的碑刻。纪念馆正楼7间,展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浙东革命根据地有关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七方面内容,共陈列历史照片一百六十二幅,图标三十九张,各类革命文物二百六十一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浙东革命斗争的历史。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

  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旧址在横坎头村上新屋,浙东区党委旧址南边,原系梁弄横坎头村黄氏家族的一座民居大院,该院始建于1888年(清光绪13年),占地2640平方米2005年初,完成居民搬迁、房屋整修、文物资料收集以及陈列布展等大量工作,次年51日对外开放,是全国革命遗址中保护最好最完整的建筑物之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纪念馆,陈列分两大部分。一是浙东抗日民主政权史迹陈列;二是浙东行政公署内设各机构办公室原貌布置。抗日战争后期,浙东抗日根据地日益巩固与壮大。遵照共产主义导师列宁关于“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和毛泽东“抢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于19451月在梁弄正蒙街学堂召开了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谭启龙代表浙东区党委提出的《施政纲领》,会后正式成立了浙东行政公署,由连柏生任行政公署主任,吴山民、王仲良为副主任。同时任命了各地区的行政专员、特派员和各县县长。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浙东行政公署旧址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浙东行政公署旧址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浙东行政公署旧址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干校于194410月建立,是在原新四军教导大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和延安的“抗大”属同一种模式,如同现在的中央党校和地方党校一样,与浙东行政公署在同一个三合大院,大院内的天井是军政干校的露天课堂,室内课堂面积180平方米。军政干校在极其艰苦、简陋的战争环境中,同样具有十分规范的招生简章,是培养军队人才的摇篮,开设有政治、军事、文化课等,为浙东部队和地方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具有良好素质和理论水平的党政军干部。干校内有部队办公室、总务处、食堂灶间和教室。尤为珍贵的是旧址内现还保存着当年新四军战士绘制的数幅壁画,真实表达了当年战士们抗战到底、解放浙东的必胜信心。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

 《新浙东报》报社旧址:1943年《新浙东报》创办,改版了于1942年创办的《时事简讯》,成为浙东区委机关报,区党委成立了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张瑞昌、江岚为成员的五人党报委员会。第一版刊登新华社重要电讯和中共中央重要指示,报道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要闻,并经常发表浙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的指令;第二、第三版为国际国内新闻;第四版为科学文化版。后增出“新时期”专页,并设不定期的“生产”、“浙东妇女”专刊。《新浙东报》印刷厂的机器和铅字都是从敌人那里缴获。194377,出版了第一张报纸。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新浙东报》史迹陈列

  浙东银行旧址:浙东银行旧址距中共浙东区委旧址仅十米。浙东银行发行抗币,作为浙东行政区的本位货币,以圆为单位,分壹圆币、伍圆币、拾圆币三种(《抗币条例》中还有伍拾圆币,实际未发行),用上海道林纸印刷,总发行量为二百万元。它的成立和抗币的发行,加强了浙东根据地在对敌经济斗争中的战斗力,打击了伪币流通,稳定了金融市场,维持和保证了部队和行政人员的经费需求。同时对稳定经济、促进生产等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9459月下旬,新四军浙东纵队奉命北撤,浙东银行完成了历史使命,并对抗币进行了回收兑换。在浙东银行的大门口,至今仍保留着当年行署工作人员画在墙上的一颗红五星,足有2平方米大小。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报社和银行旧址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浙东银行旧址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梁弄镇小岭街“小源和”。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浙东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原址现开辟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史料陈列室。该旧址是目前保存相当完好又颇具地方建筑特色的一座清代四合院民居建筑。1991年,对司令部旧址作了重新修葺,并在后进底层布置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史料陈列。展出了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浙东纵队活动的珍贵历史照片、复印件、影印件、图表、创作画等140余幅,实物50多件。谭启龙同志专门题写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史料陈列室”。展览于同年7月正式向社会开放。叶飞上将为司令部旧址题词:“抗日干城”。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

  谭启龙旧居:谭启龙旧居是1943年谭启龙来到横坎头村驻地之后的寓所,主要是谭启龙和夫人严永洁生活场所,其中谭启龙和严永洁的第二个儿子就在此出生。旧居建筑面积180平方米,为木构两层小楼,每层三开间,总面积约两百八十平米,其形制在浙东地区也十分常见。旧居建筑修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设计和施工,陈列布展以史实为依据,布展形式尽量诗化、活化,使陈列兼具真实性和可看性,于2013426对外开放。

  正蒙学堂:正蒙学堂坐落于梁弄镇正蒙街,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由乡绅黄守斋创办的一所著名学校,校名称正蒙,有“蒙以养正”之意。校舍分前后两进,座北朝南,依次为月宫形大门,前进七开间平房,天井,东西厢房,后进五开间平房,后进小厢房各五间,四周围以围墙,属于清末比较典型的一般小学堂。194512131日,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在此举行,会议选举产生浙东临时参议会,通过了谭启龙代表浙东区党委提出的《施政纲领》。本次大会是浙东历史上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的会议,是浙东抗日政权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动员浙东人民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誓师大会。201434,正蒙学堂旧址(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旧址)正式对外开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谭启龙旧居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缅怀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先烈和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的重要建筑物。197311月建于梁弄狮子山上,19779月建成开放。纪念碑高18.5,由花岗石垒砌而成,雄伟挺拔,碑正面镌刻着郭沫若同志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四周有两层平台,每逢重大节日,纪念碑前花圈簇簇,广场上悼念者络绎不绝。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革命烈士纪念碑

  四明山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系两层建筑,陈展770m2。一楼主厅采用壁雕、沙盘、塑像等表现手段,运用声、光、电多媒体技术,全方位的展现了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对浙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及解放过程作了详细介绍。二楼展厅陈列着69位革命烈士的斗争史迹和列有927位烈士名单的英名录,通过烈士生平照片、文字、及部分实物资料将历史背景与具体人物联系起来,以史串人,在把握浙东革命发展轨迹的同时,又可详尽了解先烈悲壮、感人的斗争壮举。展厅东西两侧分别安置了多媒体演示系统,依据当年抗日题材的相公殿战斗和反顽题材的狮子山战斗,通过立体幻影成像技术,生动、形象地再现当年革命烈士斗争的史实。

余姚:全国文明镇清明之思 用红色传承革命老区基因

四明山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上一篇:法国男子玩抓精灵游戏时误闯印尼军事基地被拘押 下一篇:中国这次出手真不留情 打了美国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