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16年的国门前,“假日课堂”讲些啥

阅读:

【2017-04-15 18:02:04】

3月的北疆虽还寒意十足,但在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吉木乃边防连营区外却热闹非凡。“假日课堂”潜移默化地向每名群众传递着“有国才有家,爱国就是爱家”的思想理念,国门、界桥等景观也成了游客、牧民必访之地。请看今日出版的《中国国防部》的报道:

该连官兵给驻地学生和民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王子冰 摄

国门前哨一堂课

■王子冰 陆 毅

“这座国门已有百年历史,它不仅昭示着千里边防的固若金汤,更见证了伟大祖国从贫弱到强盛的发展史……”3月的北疆虽还寒意十足,但在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吉木乃边防连营区外却热闹非凡。一大早,许多来自周边的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便来到这里,聆听连队官兵的宣讲授课。

始建于1916年的这座国门巍然屹立,与不远处的“会谈会晤站旧址”“会晤桥旧貌”“军功马碑”“迷彩岗哨”等遥相呼应,是驻地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该连成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宣讲组利用周末假日时间,在国门前开设“假日课堂”,向周边牧民和往来游客宣讲国防知识和边防政策,牢记艰苦奋斗传统,传递爱国主义精神。

正在讲述国门变迁史的是哈萨克族战士哈德力·别克。由于连队驻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前来参观见学的多为少数民族群众,“双语”宣讲交流成了宣讲组成员的必备能力,精通哈、维、汉语的哈德力成了宣讲组的骨干。

新兵下连之初,指导员周晓庆为新战士们在国门前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从陈旧的木质国门到满布中华民族特色装饰的石质国门,从当年双方合建的木板界桥到如今中方独立承建的汉白玉界桥,处处呈现着历史的变迁,也让哈德力胸中升起强烈的自豪感和扎根边防的决心信念。

“界桥以中心为线,因当时国家经济落后,在与当时的苏联合建界桥时,前苏联采用的是宽木板、大桥柱,我方则是细木板、小桥柱。后来重修界桥时,我方承担了所有材料和施工,全桥使用汉白玉砌成,桥身还雕刻上了栩栩如生的‘中华龙’图案……”随着哈德力清晰翔实的介绍,听众如同身临其境,被带进了一段段峥嵘岁月。国家现在是越来越兴盛,身为中国人,大家满脸的自豪。

担任国防教育宣传员后,哈德力把每天的课余休息时间都用来查阅资料,通过翻阅史书、网上学习、走访老人等途径,不断了解国门历史,丰富国防知识。

“国家强大,国防强大,居住在边境地区,咱牧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陪同朋友参观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牧民马合沙提·斯拉木十分感慨。他是连队的义务护边员,20多年的护边生涯见证着边防的点滴变化。

“假日课堂”潜移默化地向每名群众传递着“有国才有家,爱国就是爱家”的思想理念,国门、界桥等景观也成了游客、牧民必访之地。

指导员周晓庆介绍,以前牧民经济收入低,加上对国防概念和边防政策的不了解,边境地区时常会发生盗猎、盗牧、走私等事件,随着“假日课堂”的开讲,国防教育的普及和边防政策宣传的深入,不仅抵边人员大幅度减少,很多牧民还自觉加入到义务护边的队伍当中,成了管边护边的一支重要力量。

“每次向少数民族群众宣讲的过程,对我自身也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宣讲结束后,哈德力梳理了一下听众提出的每个问题,这是他下一次需要完善的资料,在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任宣讲组成员之前,他希望能把知识点整理得更全面、更细致。

上一篇:无人机航拍西安高校军训 空中俯瞰男女比例 下一篇:1个月转隶倒计时,团领导如何带头迎接军旅“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