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2)

阅读:

【2016-04-18 10:38:49】

  白马人的敬酒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勒中的敬酒歌,白马人称为“酒曲”,它不仅有固定的词曲和用途,而且还有固定的演唱时间,唱混了就会遭到人们的耻笑。另一类是后人创作和即兴创作的敬酒歌,白马人称为“酒歌”。这类敬酒歌运用比较灵活,碰见什么人,就唱什么词曲,也可以即兴选曲创作歌词演唱。酒歌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给池哥、池母敬酒的歌;第二种是给尊敬的长辈和尊贵的客人敬酒的歌,白马人称“朝呆”,,多由一人领唱,多人合唱,唱最后一声时,主敬人要跪唱,将酒跪献上去时,长辈要站起来,给晚辈说祝福词,拉起跪地的敬酒人,最后将酒一饮而尽。若长辈或尊贵的客人不喝完杯中敬酒,敬酒人就长跪不起,直至将酒饮完才站起。这种习俗在光绪年间修的《文县志》中就有记载“文番……性复嗜酒,喜歌,侑客觞,不饮,即跪唱番曲,必饮而后止。”最后一种是给平辈客人敬酒唱的歌,白马人称“朝喜”,亲戚、客人之间互相敬酒唱歌,唱输者也可以当面灌酒取乐。主客之间,可以轮番对唱酒歌,一问一答,谁答错或对答不上来便认输将酒一饮而尽,不胜酒力者往往在主人的一片盛情中醉倒。

  案板地村:琵琶弹唱歌不停

  案板地位于白水江之南的白马峪河流域,村子三面环山。远望案板地村,在绿树的掩映只见一片片青瓦土墙,整个村庄宁静悠远。因为森林履盖面广,也让这里成了大熊猫、金丝猴、锦鸡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村中更是有着历史久远的槐树、杜仲、皂夹树等古树。根据案板地人传说,他们是原住四川江油的白马人,东汉末三国时期为躲避战争祸害到这里繁衍生息。

  案板地的白马人好歌唱,民间歌曲题材广泛,演唱形式多样,歌词口语化,造就了白马人无人不歌、无处不歌、无事不歌、无情不歌。只要有人听到白马人的音乐,就会不由自主地参与进去,情不自禁地跳唱起来。如果说只唱还不过瘾,那白马人的土琵琶弹唱更是一绝。据当地传说,汉代白马人就有了琵琶。琵琶是用上好的椴木制作,发音清澈透亮,装有3根弦,其中外面的一根叫“子弦”,里面的两根称“啷弦”。琵琶小曲旋律优美动人,有几十种之多。弹着土琵琶唱小曲,是白马人各村寨共有的一种娱乐习俗。农闲时节的中午或夜晚,坐在院场里或家中的火塘边,只要弹唱声响起,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常言道山无水则不灵,案板地因为有了水显得灵气十足。村旁不远处有百丈悬崖,悬崖高处有一石洞,清溪从洞中飞流直下,形成约宽3米、长80米的瀑布,天晴时瀑布经太阳照射五彩缤纷,蔚为壮观。传说很久以前,白马峪非常干旱,男女老幼唱歌曲,跳池哥,祭祀山神。白马人的虔诚感动了山神,山神站在石门沟的悬崖施展法术,下起倾盆大雨。不一会儿皓月当空,石门悬崖上出现了一个洞,一股大水从泉眼里喷涌而出。从此,附近几个村都用这股水浇地,还修建了一座座水磨坊,如今村民围在水磨旁劳作的场景早已不见,水磨也大多年久失修,只是歪斜在路边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石洞正中有云瀑寺,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云瀑寺的一副楹联写道:洞外有奇观千丈悬崖垂白练,山中无俗事一天星斗送青烟,道出了自古以来案板地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梅江村:清代民居书香袭人

  清水县贾川乡梅江村村落形成于元代以前,村子依山傍水而建,梅坪山郁郁葱葱,梅江河川流不息,村落至今保存有6棵明中期古槐树。夏日,孩子们在槐树下乘凉嬉戏,冬日,老人们在槐树下拉拉家常,每个人都有着一段关于槐树的记忆。这些古槐就这样静静地在村里屹立了几百年,看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见证着梅江村的兴衰荣辱,时至今日,它们早已成为梅江村人的精神家园。

  梅江村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旧时的乡村面貌,大到整个村子的街巷道路、庭院格局风格,小到每个建筑上的砖木雕饰,所有的文化遗存都独具特色。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又开阔视野,大气的风格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位于梅江村三组的古民居属于清中期古建筑,是清代中期朱姓进士的故居。古建筑有23间房,共300多平方米,现居住村民24人。整个建筑坐北朝南,是典型的四合院格局。房间为悬梁土木结构,粗柱宽廊,直棂隔窗,雕刻精美,整体古朴又不失雅致。书房、客厅均为花石铺地,端庄大方,气息不凡,能想象出过去这宅子的主人在这样花木葱郁的庭院里晨读、做学问是件多么美好的事。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家中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古书和古旧家具,许是因为这老宅子出过进士,院落里散发出幽静清雅的书香气息。也因为有了这样的承袭,梅江村自古民风淳朴,村民知书达理,热情好客,加之四季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也被形象地称为贾川乡的“后花园”。

  木场村:八坊十三巷的回族风情

  临夏市城郊镇的木场村因为有八坊十三巷而出名,唐朝时,大食(今沙特阿拉伯)、波斯等国商人及宗教人士来往河州(临夏古称)一带经商、传教,逐步修建了多座清真寺及其教坊,形成了一个“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穆斯林聚居区,故得名“八坊”,含有“教坊”和“番坊”之意。盛世大唐,这里宗教兴盛、商业繁荣的场景亦可以想见。

  八坊十三巷是典型的回族聚居区,由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铁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等八坊;大旮巷、小南巷、坝口巷、北巷、沙尕楞巷、专员巷、大南巷、仁义巷、细巷、拥政路、铁家寺巷、王寺街等十三巷组成。所以八坊的古建筑是回族前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伊斯兰文化特色较为浓郁,各式清真寺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和阿拉伯特色于一体,庄严肃穆,秀丽壮观。现存穆斯林居住的院落、清真寺等建筑气势宏伟,有裙楼、阁楼、砖雕、木刻等特色工艺。

  八坊十三巷的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清初,许多建筑年代久远,具有临夏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街区内有大量典型的老胡同和四合院。

  说起这些古老民居,就一定得说大旮巷80号。这处民居始建于1930年,俗称“大公馆”,是地方军阀马安良之子“三少军”马廷勷私邸。“大公馆”占地3.5亩,建筑面积513平方米坐北朝南修有三间堂屋,堂屋两侧有阁楼,院内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厢房三间,南侧修有过厅,还建有偏院、车马院。整个院落气势宏伟,有砖雕、木刻,雕工细腻,飞椽画栋,门庭高深,可谓八坊民俗民居中的典范。置身其中,犹如一幅在人们眼中徐徐展开的画卷,细细欣赏,方能领略其中清雅韵致。

  尼巴村︓藏寨风俗的承载

上一篇:王汎森:历史教科书与历史记忆 下一篇:以国家立法加深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