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历史文脉 昌平在传承中谋发展

阅读:

【2016-07-07 21:05:28】

        2014年2月26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听取京津冀工作汇报,并把三地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位置。由此,以北京启动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开端,三省市各就各位,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迅速前行,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

       两年来,昌平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在功能疏解、人口调控、环境治理、城市建设、文脉梳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昌平报》特推出《治国理政新实践 引领昌平新发展》栏目,对两年来昌平各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行专题报道。

       ■ 本报记者 崔伟哲

       历史文脉,是亘古厚积的弥久演进中所形成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印记,它从某种程度上传承着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性格特质、精神风貌和历史底蕴。昌平自古素有“京师之枕”、“股肱重地”的美誉,数千年的文明史和建城史,更是孕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创新思维,传承保护好这份承载着丰富宝藏的文化遗产,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历史文脉在发展中永葆生机,“过去”与“现代”的文化承接,时时跃动着城市生命力的勃勃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总书记的嘱托,为北京的历史传承和保护指引了方向。

       秉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脉,延续隽永多彩魅力风貌。昌平“历史文脉梳理工程”扎实挺进,计划利用5年时间,编辑出版一套共计20册的《北京昌平历史文化丛书》;创新文物保护机制,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与发展,以历史厚重底蕴滋养人文根脉,丰富群众精神家园;述古抚今绘新城画卷,《昌平赋》以“赋”的形式介绍了昌平的历史典故、风景和现代建设,实现“古蕴”与新风有效衔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联成立了8家协会,有序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将文艺演出送到了全区各个角落;融合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昌平打造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激发文化创新活力。继古开今,文脉传承把历史和未来贯通起来,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熠熠生辉。

       梳理昌平历史文脉的过程,是一个庞杂而艰辛的过程,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转化成地区发展的软实力?记者从历史文脉梳理工程编辑部了解到,我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历史文脉梳理工程,打造了独具昌平特色的文化名片,这项长达5年之久的系统工程,涉及我区地域内的历史、地理、人文、水利、非遗、考古等方方面面,大到帝陵、遗址,小到一棵古树、一口老井,甚至一句谚语、一个传说都在梳理范畴之中。为了确保历史文脉梳理工程所汇编的书籍能够更好的传播并发挥作用,编委会和专家组成员在保证梳理工作科学、严谨和客观之外,更在内容上有意区别于纯粹的学术研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昌平的“文脉家底”娓娓道来。目前,整个文脉梳理工程已完成过半,《昌平史迹要览》、《居庸关》、《巩华城历史与传承》等10本书已经面市,截至今年3月,共发行2万余册,且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今年年底前,剩余的10本书以及一系列衍生品也将陆续与广大读者见面,从而全面展示昌平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和文化魅力。

       文物是见证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对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的梳理、保护,可以更好地解读昌平的文化历史。作为首都历史文化大区,昌平不断加大对文物修缮和保护的工作力度,创新文物保护机制。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由30人组成的基层文物监督安全员队伍,加大文物安全巡查力度,探索构建区、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文物保护工作水平。截至“十二五”末,我区完成了明长城流村段一期、昌平巩华城一期等51项文物修缮工程以及都龙王庙、酸枣岭大兴寺等72项安技防工程,又相继启动了长峪城关帝庙、南口宝林寺、朝宗桥、沙河巩华城南北瓮城等11处修缮工程,并积极创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汤山花钹大鼓和市级非遗项目—流村漆园龙鼓传承示范基地。通过对文化遗址和考古发掘的梳理和保护,使人们更为丰富地了解昌平地区醇厚的历史文化表现形式和空间特色,为昌平的历史文化定位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撑。

       文脉传承贯古今,“昌平者,历史名城、京畿重镇,追思燕蓟兮凭吊幽州,力控长城兮凛守明陵,自古群雄争逐鹿,历代风云偏际会,实乃华夏卫界之首区也……” 由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廖奔主笔的《昌平赋》为昌平“画像”。《昌平赋》全文七段、共1106字,于2014年8月完成终稿,通过传统古韵的表现形式,着重从昌平的地理形势、厚重历史、经济发展、旅游景观、百姓安居等方面描绘出昌平2000余年的发展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昌平赋》除了传承历史记忆,行文通过述古绘今,谱写了未来科技城等重点功能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综合进程,将昌平历史风貌、现代进程、未来空间有机衔接,展现出历经风雨和岁月嬗变后昌平日新月异的新生特质,展望了我区新时期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的广阔前景。与此同时,我区坚持多渠道、多形式,积极推动《昌平赋》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为人们更加生动地知昌平、爱昌平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近距离的宣传、交流和展示,全面提升人们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中饱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昌平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软实力。

       除文脉梳理工作外,昌平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文联成立了8家协会,将文艺演出送到了全区各个角落。在区文联的号召下,来自昌平书法家协会和美术家协会的书画家们每周轮流在全区各中小学教授书法、美术、国学,并细致地讲解汉字的来历及演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演出下乡、图书下乡,昌平的文化活动越来越贴近群众,越来越接地气儿。“昌平好声音,唱响中国梦”原创歌曲在全区进行巡演,展现了我区和谐生活的喜人景象;全民阅读季、星级益民书屋、美丽昌平走基层系列活动丰富了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每年多达90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春风行动”和中小学生爱国主义影片展映等活动,年均放映电影1.3万场次,观影群众达80万余人次,最大程度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了推进文化要素在昌平的聚集,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我区精心打造明十三陵历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汤泉古镇旅游文化区、昌平新城文化创意新区、未来文化城以及郑各庄文化创意新村五大文化功能板块。此外,我区加快实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深度培育了北京农业嘉年华、苹果文化节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随着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和两届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的顺利举办,魔术已经成为昌平乃至北京新的文化标签。“金长城杯”魔术争霸赛、国际魔术培训班、国际近景魔术沙龙竞相绽放,昌平也已成为国际魔术版图上一个崭新的、耀眼的地标。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脉,凝聚社会生活、生产的丰富信息,是城市文化在时间脉络和空间脉络上有机结合的整体。传承历史文脉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底,未来五年,延续历史文脉,昌平在传承中谋发展,创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水平、深入持续推进文化惠民……立足新时期首都和昌平发展定位,以创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着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目标迈步挺进。

上一篇:追忆济南机务段“三八”青年机车组 下一篇:世界“记忆大师”教你用“数学知识”巧记历史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