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推荐你心中的四川历史名人

阅读:

【2017-03-27 16:00:58】

快来推荐你心中的四川历史名人

山清水秀生巴蜀,人杰地灵汇天府。

四川又称蜀,沃野千里,物宝天华。蜀地多俊杰,自古名人辈出,从春秋时期的治水英雄李冰,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直到近代中国文坛巨匠巴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和一代又一代蜀人的筚路蓝缕,形成了玄妙神奇、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四川文脉,以此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挖掘保护四川历史名人资源,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在全省范围内重磅启动,欢迎天下川人踊跃推荐心中的“四川历史名人”。

公众推荐

李冰 苏东坡 巴金 张大千

哪些蜀地先贤可入“名人堂”

网络推荐通道下周开启

在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中,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的大四川率先发力!近日,四川在全省范围组织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并由四川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牢牢把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深入挖掘四川历史名人思想文化资源及其当代价值,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和眼光开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让历史名人及其文化“活”起来,真正走出历史、融入当代,走出书斋、面向社会,走出四川、走向世界。

四川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历来非常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四川历史名人很少有集体亮相展示的机会。为了使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推荐申报公平、公正、公开,我们将线上线下活动联动。设置大众兴趣话题,通过网络投票推荐、网络问卷、现场问卷等方式,你认为能当选的四川历史名人有哪些?请赶紧开启大脑中的搜索引擎,将四川历史中那些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推荐给我们。

下周,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将正式开启“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网络推荐通道,请你来为你心中的四川历史名人点赞。此外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将升级打造品牌活动“名人堂”,助力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三大子活动

名家荐名人

品鉴评析名人著作

在本次活动中,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也将在线下邀请多位名家推荐他们心目中的四川历史名人,以此挖掘整理和研究阐释四川历史名人功绩成就、思想理念、文化内涵、当代价值等情况。四川本土名家将采取研究课题项目制的形式,开展历史名人作品鉴赏、思想评鉴、价值研讨等融入当代、契合主流的创新性专题研究,推出一批研析深入、思想精深、水平高超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四川历史名人留存的碑刻、文书、著作、功绩,以及历史上围绕历史名人开展的研究著作、成果转化、时代评价、史料文献等,将它们进行成册成集整理、校点、出版。

名家读名人

先贤名篇朗读大会

无论是苏东坡写的“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还是杨升庵写的“赵凤才华锦水头,鸣鸾飞步上瀛洲。文传庄叔栖云集,赋奏金卿花萼楼。”这些四川历史名人描写蜀地胜景的诗词流芳千古,在名家推荐四川历史名人之后,我们还将邀请他们现场朗读这些先贤的不朽诗篇,以此来重拾川人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精神记忆,延续巴蜀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名家谈名人

四川历史名人讲坛

四川的历史名人如天上繁星照亮夜空,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巴蜀历史土层的厚重积淀;也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四川的文脉才流传至今。

因此,我们还将邀请名家前往成都高校以及专门的“四川历史名人讲坛”,讲述他们精彩的故事和不为人所熟知的逸事。名家当中也不乏著名书画家,他们还会以“四川历史名人”为主题,书写他们留给我们的妙思佳句,用画笔再现先贤的容貌,以供后世永远怀念。

视频直播

走进名人故里

今日下午神秘嘉宾和苏东坡邂逅

重走历史名人的文化足迹,重访先贤故里,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都将向网友进行视频直播。

四川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各地都有名人故居和纪念名人的祠堂,比如眉山为纪念苏轼父子的三苏祠、乐山的郭沫若故居、新都桂湖公园的杨升庵祠、成都望江公园的薛涛井,我们也将邀请网友通过网络和我们一起前去拜访名人故里。

3月22日下午,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将特邀神秘嘉宾在眉山三苏祠进行视频直播,为大家揭秘苏东坡的“十八般武艺”。

观看方式:

在手机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封面新闻”APP,在直播频道观看。或者关注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封面直播官方微博也可以同步观看。

主题"策划

“四川历史名人文化周

艺术展览、诗词大会、名人公开课重拾四川文化记忆

四川历史名人文化创新工程将坚持“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的原则,建立一批学术研究中心,创建一批文化传习基地,策划一批文化品牌活动,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打造一批主题旅游线路,研发一批优秀文创产品,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带动“文化+”产业茁壮成长,形成全社会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局面。

华西都市报也将在文化版、“宽窄巷”等栏目,开设“四川历史名人”专栏,简要阐释四川历史名人的生平、功绩、社会影响等情况。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活动落地全面展开阶段,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将以“四川历史名人文化周”的形式,开展主题落地活动,以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纪念场所和历史文化博物馆为主要活动地点,持续开展文化交流、文化艺术展览、诗词大会、名人公开课等文化活动。同时,文化界、艺术界、企业界等各方面的名人,将在主要活动场所进行公开课,讲述他们与四川历史文化之间的故事。

华西都市报品牌栏目《名人堂》

助力“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1995年,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创刊,22年来它用近8000次印刷刊发来陪伴、记录我们的时代,作为全球媒体500强的华西传媒集群,始终坚持锐意进取、责任主流的媒体精神,而《名人堂》则是华西都市报留给世人一份弥足珍贵的时代回忆,创办已经有5载的《名人堂》将为“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媒体支持。

从2012年5月26日开始,华西都市报开全国媒体之先河,率先推出以专访名人的《名人堂》大型系列报道,共囊括了近50余位川籍名人。

从“子弹飞中炼风骨”的革命家、文学家马识途,到被誉为“思考型哲理画家”的风骨堂主戴卫,我们见识了笔划峥嵘的名流风骨;从“首倡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学家林凌,到被称作“精神卫生立法守望者”的医界泰斗刘协和,我们见证济世学者的名留史册……这些印记,在2012年底集结成《名人堂》一书,该系列报道也先后获得四川省新闻获、全国晚报(都市报)新闻奖、四川省报纸副刊作品奖等殊荣。

两年之后的2014年,纸质报道开始向互联网升级。华西都市报又举行了首届“年度名人堂”评选,《名人堂》再一次深度扩展。在20岁生日之际华西都市报再次献礼,用一份联动云数据、席卷网络的榜单来改变我们的观念,用前所未有的数据采集形式,真实还原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

上一篇:以色列如何建构大屠杀记忆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