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

阅读:

【2016-09-13 20:10:32】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评价研究 

开题报告 

 

目 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21世纪,经济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世界大市场环境愈加动荡不安,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时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越发动荡,知识经济兴起、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愈加频繁、消费者需求偏好多变以及企业组织新形式层出不穷等等,都对企业快速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动态环境中,一个企业若想更加长久和稳定地发展,就要不断的创新竞争力体系、不断培育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进一步加剧,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根据《环球建筑观察》和《牛津经济》联合发布的《全球建筑业2020报告》,预计全球工程承包市场产值到2020年将增加12.7万亿美元,增幅明显;而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每年提供的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的信息显示,全球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态势依然激烈;各国政府在加大本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意味着客户在项目融资、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新需求对工程承包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在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中,需要不断地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优化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加大技术变革力度、保持组织柔性,以应对日益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也就是需要具备良好的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从而维持持久的国际竞争优势。动态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它是调整企业能力的能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当前关于企业能力的研究已经指出,企业能力作为其组织惯例的一部分,依附于企业的发展路径之中,具有刚性即难以调整的特征。而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是企业在国际开展工程承包业务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具有刚性的特征。企业在国际市场发展进程中,在进行国际工程承包时,经常借鉴成功企业案例及自身发展经验,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为了规避更大的风险,沿用以往发展路径是企业经常采取的保守做法,但这却与企业需要在当前日益不确定的国际市场环境中保持组织柔性产生矛盾。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打破组织惯例,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企业不断调整和提升其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对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进行研究,揭示动态能力的核心内涵及构成维度,进而构建动态能力的评价体系,运用数学方法及模型对其进行量化的研究,从而为企业认识、考核自身动态能力提供依据及方法,为企业提升其动态能力奠定基础。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自Teece、Pisano和Shuen在1994年首次提出动态能力分析框架之后,关于动态能力的研究日趋成为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界学术研究的一个主流问题。当前学术界对动态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动态能力的内涵、维度及演化方面,而这些研究仍然处于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层面上,对动态能力的定量度量或者评价研究相对较少,如何对企业的动态能力进行量化考核,在目前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中还没有达成一致共识。同时,对动态能力应用领域的研究也有所局限,专门针对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研究更加缺乏。本文以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建立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评价模型,对衡量和提升我国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为建筑企业提升动态能力、保持组织柔性、维持可持续的国际竞争优势提供理论支持。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方面,拓展了动态能力的研究领域。以往的国内外研究,研究对象普遍都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很少针对建筑企业或者企业国际工程承包进行研究。本文结合国际工程承包的特点,对其动态能力进行深入探析,更加具体的界定了其内涵和构成维度,是对动态能力理论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另一方面,丰富了动态能力评价的研究方法。学术界对动态能力的评价研究较少,大多都集中于定性研究,也有少数学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企业动态能力的评价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本文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动态能力进行量化评价,丰富了动态能力的评价方法,其理论意义较为深远。

(2)实践意义

首先,研究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内涵及维度有助于提升企业对复杂多变国际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企业在变化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及时整合、重构内外部资源,维持核心竞争能力,进而打造可持续的国际竞争优势。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市场需求日新月异,企业必须迅速响应外部需求,及时调整内部资源配置,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具备较高的动态能力,能够及时对现有能力作出调整。研究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内涵,清晰的对动态能力的概念作出界定,能够使企业结合行业特点明确动态能力的具体定义;研究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将动态能力的内涵更加具体化、条理化,有助于企业进一步认识、了解动态能力的具体内涵,及时发现自身能力不足与缺失,从而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及时整合、重构内外部资源,维持核心竞争能力,进而打造可持续的国际竞争优势。其次,研究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评价体系,有助于企业科学、全面地认识其动态能力的现状与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动态能力指明方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迫切需要相应的动态能力评价理论及方法来客观测量企业动态能力水平,从而指导企业的发展战略,以达到在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长久立足的目的。对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科学认识并提升自身的动态能力,引导企业在战略层面确定发展方向、减少工程承包风险,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永久活力和长远发展。以往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对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还没有获得一致的认同,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动态能力的定量研究,也阻碍了该理论的发展进程,对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开展,特别是建筑企业在进行国际工程承包时与一般的企业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差异性,加上国际市场环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所以,选取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国际工程承包中的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建立动态能力的评价指标更能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与实用性。通过构建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评价体系,将动态能力划分为多个便于评价、度量的子能力,最终对动态能力做出客观评价,以引导企业“对症下药”对动态能力进行提升。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进行评价,将建筑企业动态能力从抽象的理论评价上升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直观评价,对企业更具有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本论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的动态能力进行评价,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动态能力进行测度,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方便对多个企业动态能力的高低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有助于建筑企业及时发现自身在国际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保持建筑企业对变化环境的较强的适应能力,对企业更具有现实指导性。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动态能力理论是在企业的资源能力理论之后出现的理论,学者对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Penrose (1959)倡导的“企业内在成长理论”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者提出了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内生的,主要源自企业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包括市场、资产、技术、组织、发展历程、管理能力等。资源基础理论的代表学者Wernerfelt (1984)在《企业资源基础观》一文中以“企业内部的独特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为假设前提,开创了企业资源基础理论。Wernerfelt从内部资源角度探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他把企业资源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通过构建资源和竞争优势之间的理论框架,进一步阐释了企业间绩效差异的根源。基于前人研究观点,Wernerfelt认为企业资源要想成为战略资源必须具备四个特征:①有价值的资源;②稀缺的资源;③不完全模仿的资源;④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因此战略资源只能是异质性的、不完全流动性的资源。这也是资源基础观所主张的企业差异所产生的根源。Daft (1983)认为,企业资源包括所有被企业控制的资产、能力、组织流程、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这些是能够帮助企业构建和实施战略,以促进企业提升自身效率的。基于Daft的观点,Barney (1991)提出企业的资源包括企业能直接或间接控制、可以用来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提高企业绩效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和能力,包括管理流程、企业文化、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及信息等。进而Barney将这些企业资源分为三类: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这里引入了 “人” (managers)的重要性。Barney指出,竞争优势的“持续性”不依赖日历时间,而主要取决于竞争对手复制的可能性,只有当企业的战略不能被现有或潜在竞争者复制时,才能说企业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基于Wernerfelt(1984)提出的战略资源的四个特性,Barney认为具备价值性和稀缺性的资源可以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只有四项同时具备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Peteraf (1993)深入分析了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与能力模仿对销烛企业依靠其特有资源所构建的竞争优势的影响,对资源所带来的竞争优势的影响,提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需要四个条件:①异质性,即依靠企业异质性资源产生租金;②竞争的事后限制,对竞争进行限制,包括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防止租金的减少;③不完全流动性,以维持不完全流动的资源在企业的可利用性和租金在企业的共享;④竞争的事先限制,为确保成本低于租金而对竞争对手的事前限制,例如事前占据最佳地理位置以致对手无法模仿。这四个条件是竞争优势产生的必要条件,这一观点进一步丰富了 Barney的理论。Grant (1996)基于资源基础观提出了知识基础理论(KBT),把企业视为知识的集合体,强化了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将知识视为企业内部最主要的资源(Grant,1995、1996, Spender, 1996)。企业是一个知识协调机构,企业最重要的作用是将个人的各种专业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将整合的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Grant(1995、1996)认为所有的组织都会遇到两种类型的问题,一是“合作”的问题:一是“协调”的问题,整合就是为了解决组织在协调方面的问题,在多成员之间进行协调、合作,让每个成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被充分的运用。因此,在知识理论背景下的组织竞争优势,是将储存于个人的知识经整合,逐渐形成不同层级的组织能力。综合各学者的研究,资源基础理论学派的学者在资源对企业能力的影响方面达成了共识,即企业资源是构成企业能力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这也为后来学者所提出的资源整合、重构对动态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探寻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的研究中,Prahalad和Harmel (1990)最早在资源基础观(RBV)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来源于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不可复制和稀缺的资源和能力”,同时将企业的核心能力定义为“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常识,特别是有关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Prahalad和Harmel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竞争模式。国外学者对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学派:知识学派、文化观学派资源学派和组织与系统观学派。知识学派Leonard-Barton (1992)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是企业特有的、不容易被模仿和转移的、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包括四方面内容:组织的学习能力、企业成员知识和技能的集成、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知识学派强调了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对培养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作用。文化观学派代表Raffa和Zollo认为企业核心能力不仅仅存在于技术方面,也蕴含在企业文化中,从而强调了企业文化和人文因素对核心能力形成的重要影响。在技术上,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的专有技术和技能的有机整合;在企业文化上,企业核心能力来自企业的整体协调性和合作性。资源学派学者 Collis (1998) 、Monlgomery、Christine Oliver 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和拥有特殊性资源的能力,认为资源是保证企业获得持续利润的源泉,在企业建立竞争优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组织和系统观学派学者CoombsRafa (1996)、Zollo从企业战略和结构的整体角度界定核心能力,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的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和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随着学术界研究的深入,核心能力理论也陆续受到了来自于理论和实践的质疑和挑战,学者Leonard Barton (1992)认为核心能力不仅在实践中难以识别,而且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核心刚性。因此,学者们开始探索企业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培育竞争优势的问题,引发了学者对企业动态能力的思考与研究。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研究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评价为主线,通过对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内涵及构成维度进行界定和分析,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适用于评价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评估企业动态能力的基本思路,并以中交路桥的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为研究对象,对评价模型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建筑其余人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提升措施。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介绍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进行国际工程承包中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引出动态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肯定动态能力的研究意义,提出动态能力评价的必要性。第二章:动态能力相关理论综述。以竞争优势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动态能力的内涵、维度及评价的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陈述,为本文的动态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内涵与维度。以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的特点为基础,对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确定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三个构成维度:环境感知能力、抓住机遇能力和资源整合、重构能力,并对各维度进行解析,为评价指标的确定奠定基础。第四章: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评价指标。运用逻辑演绎法,以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环境感知能力、抓住机遇能力以及资源整合、重构能力三个维度为基础,将动态能力的评价指标细化为十三个二级指标,为评价模型的构建提供前提。第五章: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评价方法。首先,以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的评价指标为基础,构建动态能力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了评价的基本思路及步骤。然后,以中交路桥公司为例,运用构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第六章: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提升措施。基于文章的相关研究分析成果,提出提升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指出论文的研究不足,明确后续研究方向。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致谢 5-6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 

目录 8-11 

1 绪论 11-18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4 

        1.1.1 研究背景 11-12 

        1.1.2 研究意义 12-14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5 

        1.2.1 研究思路 14-15 

        1.2.2 研究方法 15 

    1.3 研究内容 15-16 

    1.4 关键问题 16-18 

2 动态能力相关理论综述 18-26 

    2.1 竞争优势理论 18-20 

        2.1.1 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 18-19 

        2.1.2 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论 19-20 

    2.2 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 20-24 

        2.2.1 动态能力的内涵 20-22 

        2.2.2 动态能力的维度 22-24 

    2.3 动态能力评价 24-26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4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4-26 

3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内涵与维度 26-34 

    3.1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的特点 26-29 

        3.1.1 国际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日益激烈 26-27 

        3.1.2 国际市场业主需求逐渐提高 27-28 

        3.1.3 项目差异性大、建设标准不统一 28 

        3.1.4 合同主体的多国性致使法律约束复杂 28 

        3.1.5 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 28-29 

    3.2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内涵 29-30 

    3.3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 30-34 

        3.3.1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的环境感知能力 31 

        3.3.2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的抓住机遇能力 31-32 

        3.3.3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的资源整合、重构能力 32-34 

4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评价指标 34-46 

    4.1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的环境感知能力 34-39 

        4.1.1 建筑企业对内部环境的感知能力 34-35 

        4.1.2 建筑企业对国际宏观环境的感知能力 35-36 

        4.1.3 建筑企业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利益相关者的感知能力 36-37 

        4.1.4 建筑企业对国际工程项目情况的感知能力 37-38 

        4.1.5 建筑企业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其他风险因素的感知能力 38-39 

    4.2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的抓住机遇能力 39-42 

        4.2.1 建筑企业的组织柔性 39-40 

        4.2.2 建筑企业的企业家精神 40-41 

        4.2.3 建筑企业的信息沟通能力 41 

        4.2.4 建筑企业的战略执行能力 41-42 

    4.3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的资源整合、重构能力 42-46 

        4.3.1 建筑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学习吸收能力 42-43 

        4.3.2 建筑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技术整合能力 43-44 

        4.3.3 建筑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功能整合能力 44-45 

        4.3.4 建筑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创新能力 45-46 

5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评价方法 46-61 

    5.1 评价原则 46 

    5.2 评价方法的选择 46-47 

    5.3 模糊综合评价法 47-48 

        5.3.1 评价的基本原理 47 

        5.3.2 评价的基本步骤 47-48 

    5.4 评价过程 48-55 

        5.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 48-54 

        5.4.2 模糊评价法综合评价 54-55 

    5.5 案例分析 55-61 

        5.5.1 企业基本情况 55-56 

        5.5.2 中交路桥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评价 56-59 

        5.5.3 评价结果分析 59-61 

6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的提升措施 61-67 

    6.1 提高建筑企业组织柔性,提升抓住机遇能力 61-62 

    6.2 增强建筑企业自我认识,强化企业内审制度 62 

    6.3 关注利益相关者,培育国际工程市场导向观念 62-63 

    6.4 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国际先进技能学习能力 63-64 

    6.5 加强企业家培训,优化国际化企业家精神 64 

    6.6 聚焦国际环境变化,识别发展机遇与潜在风险 64-65 

    6.7 建立创新制度,提高创新能力 65-67 

7 结论与展望 67-69 

    7.1 研究结论 67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7-69 

参考文献 69-72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l]Teece,D.J. & Pisano, G,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 An Introduction [J]. Industrialand Corporate Change. 1994(3): 537-555.

[2]Teece,D.J. Pisano, G & Shuen,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7): 509-533.

[3]Teece,D.J. 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J]., 2007. 28(13): 1319-1350.

[4]EisenhardtKM, Martin JA.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 [J]. 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 2000,21(10-11): 1105.

[5]WernerfeltB.,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 171-180.

[6]Barney,J.B. Firm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Managements 991,17:99-120.

[7]PeterafMA. 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 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 1993,14(3): 179-191.

[8]Grant,R. M. Prospering in dynamical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as knowledge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6, 7(4): 375?387.

[9]CollisD J, Montgommery C A. Corporate strategy: a resource-based approach[M].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8

[10]CoombsR. Core competencies and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R&D[J]. R&DManagement, 1996,26(4): 345-355

[11]Griffith,D. A., Harvey, M. G A Resource Perspective of Global DynamicCapabilitie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1,32(3),597-606.

[12]Iansiti,M., Clark, K.B. Integration and dynamic ability: evidence from productdevelopment in automobiles and main frame computers [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994,3(3):557-597.

[13]DilekCetindamar, Robert Phaal,David Probert.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as a dynamic capability: A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 management activities [J]. Technovation, 2009(29) 237-246.

[14]Leonard-Barton,D. 1992.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 (8): 111.

[15]ZolloM, Winter SG 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J].Organizational Science, 2002, 13(3):339-351.

[16]Zahra,S.,George, G Absorptive Capabil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Extens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7(2): 185-203.

[17]胡汉辉,周治翰.试论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整合特征[J].管理工程学报,2001,04:16-19+3.

[18]张玺.企业核心能力动态适应性演化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

[19]范太胜.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框架模型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1:85-87.[20]董俊武,黄江圳,陈震红.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02:77-85.

[21]邓俊荣,周娇.演化视角下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2,30:137-138.

[22]Pavlou,P A. IT-enabled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Building a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 [D], Doctoral dissertation , Business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CA, 2004.

[23]葛宝山,董保宝.基于动态能力中介作用的资源开发过程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09,6(4):520-526.

[24]0'ReillyIII, C. A., Tushman, M. Ambidexterity as a Dynamic Capability: Resolving theInnovator's Dilemma [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8, 28(1): 185-206.

[25]Ili'dioBarreto.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 theFutur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0, 36(1), 256-280.

[26]Helfat,C.E. Know-how and asset complementarit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accumulation:the case of R&D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5):339-360.

[27]焦豪,魏江,崔瑜.企业动态能力构建路径分析:基于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8,04:91-106.

[28]钟叶飞.基于企业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机制研究[J].黑河学刊,2012,03:21-23.

[29]杜纲,姚长佳,王义兴.企业能力的关键维度及其指标体系[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1:63-65.

[30]贺小刚,李新春,方海鹰.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03 : 94-103+113+171

上一篇: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填报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胜企业动态信息 下一篇:超越SOA:动态业务应用的新企业应用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