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最大的秘密,真相惊人!

阅读:

【2017-10-16 20:33:07】

导语:楼市永远是当下中国经济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不管您是想要买房还是打算观望,都可以看完这些真相再做打算!

真相一:房贷真相:欠银行钱越多越久越好?

举个例子:

如果借款100万,20年还清,年利率6.15%,则月利率为0.5125%。

1.假设等额本金,则月还款本金为:100万/240个月,即每月为4167元;

(1) 第一个月还款利息为:100万*0.5125%=5125元,则第一个月的实际还款额为4167+5125=9625元。

(2) 第二个月剩余本金为100万-4167=995833元,则第二个月要还的利息为:

995833*0.5125%=5103.64元,则第二个月的实际还款额为4167+5103.64=9270.64元

以此类推

等额本金下20年共还款约161.7万元,共支付利息61.7万元。

2. 如果是等额本息,借款100万元,20年还清,年利率6.15%,月利率0.5125%,则每月还款额(含本、息)为7251.12元。

(1) 第一个月计算出的利息同样为5125元,第一个月只归还了本金7251.12-5125=2126.12元;

(2) 第二个月计息的基础是上个月的本金余额,即100万-2126.12=997873.8元,则第二个月应还的利息是5114.10元,即第二个月归还的本金为2137.01元

以此类推

等额本息下,20年共还款约174万元,共支付利息74万元。

上图,这样大家看的更直观:

中国楼市最大的秘密,真相惊人!

如果能借到银行的钱,一定是能借多少借多少,能借多久借多久。为什么?因为中国实际上长期是高通胀、低利率,甚至长期是负利率。你借到银行的钱,其实就是等于赚到了!

真相二:还贷压力只有十年!

今天,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在中国,虽然你买房子的时候设定的按揭时间不尽相同,可能是20年、25年或者30年,但你真正有压力的供楼期只有10年。

那些尽量拉长供楼期的人是聪明的,但遗憾的是,很多人都会选择提前还款,他们被表面上多付的“利息支出”吓坏了。

中国开始有商品房按揭贷款服务,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但不同的城市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2012年12月,北京晨报就报道了北京第一批贷款人结束房奴生活的消息,现在看来还非常有意思。报道里提供了两个案例:

案例一:

一位叫王新的女士,2002年在北京北二环某小区购买了一套三居室。当时房子全款30多万元,自己与父母凑了约20万元的首付,再向银行贷款10多万元,一贷就是10年。而当时每月还款大约1000多元,这占到了王新当时月工资的多一半,王新一心只想“赶紧还完”。

如今(2012年)这套房子的身价如今已经涨到500多万元,月租金可达到8000多元。

案例二:

2001年5月,颜洁在北京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据她回忆,当时是用公积金贷了34万元,20年期,每月还款2100至2200元之间。

“那时候贷款买房心里都不踏实,睡觉还在想欠着银行的钱。”颜洁告诉记者,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上半年,身边很多人都提前还清了房贷,包括自己的弟弟。

看到房子好租,颜洁下了再买一套房的决心。“但我不想再背贷款,就选了一个够全款付的小户型。看着姐姐坐拿租金,颜洁的弟弟十分后悔提前还贷,“还不如买套房呢”。

北京晨报采访的这两个人,都不算最早的按揭贷款人,在广东省大约在1993年前后就有了这种服务。从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年的按揭贷款的确对购房者构成了巨大困扰和压力,但10年之后,这点钱已经不算什么了。如果是20年之后,更是如此。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货币在贬值,你的收入也在上升。

人民币的购买力在纯粹计划经济年代(1978年之前,公私合营之后),是常年维持不变的,那个时代不存在货币超发,往往出现通缩。但改革开放以后,货币超发就成为常态,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速在2012年之前,平均比GDP增速快10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假如GDP没有水分,人民币购买力平均每年贬 值10%。

这样,我们很容易算出: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10年之后就只剩下35元;20年之后就只剩下了12元;30年之后,就只剩下了4块钱。

换句话说,如果你买了一套房子,做了30年的按揭,每月还款1万元。如果M2增速超过GDP增速平均每年在10个百分点,那么10年之后你每月实际还款金额,只相当于按揭时候的三分之一,也就是每月3500元了

关键问题是:这种情况,在未来还会继续上演吗?

我觉得至少20年内没有问题原因很简单,第一,中国的城镇化率目前只有56%,城镇化只进行了半程;第二,目前中国货币仍然超 发,M2增速仍然比GDP增速快6到7个百分点,但这是GDP没有挤水分情况下的差距。

即便按照M2增速(发钞速度)比GDP增速(创造财富速度)每年快7个百分点计算,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也会在10年、20年、30年之后,分别贬 值为:48元、23.4元、11元。

也就是说,如果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在经过10年按揭之后,你的实际经济负担就减少了一半;经过20年按揭之后,你的实际负担只有最初的四分之一了。到了30年按揭期的最后一年,你的负担只有最初的九分之一了。

由此可见,对于绝大多数正常家庭来说,买房子真正有压力的按揭期只有最初的10年,以后的岁月将非常轻松。

真相三:中国楼市最大的秘密,央企是地王的最大守护神!

5月份中国共出现69宗“地王”,可谓不折不扣的疯狂地五月。从上海到深圳,央企出手阔绰,令人瞠目结舌。接连冒出的新地王,表面上讲述的是一个“新故事”,但经过层层挖掘,你才会发现当下楼市最大的秘密:所有地王原来都是"一家人"。

6月2日下午3点多,从1深圳土地房产交易大厦传来消息:龙华上塘商住地“A816-0060”被中国电建集团和广州方荣房地产有限公司联合体以82.9亿的高价拿下,楼面地价高达56781元/平方米!

如果扣除幼儿园、社区管理用房、文化活动室等不可售面积,可售部分的楼面地价已经超过了每平米6万元!

每平米6万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深圳福田中心区这样的地段,目前的二手房售价也不过每平米6万元,性质也是70年产权的住宅,而且几乎位于深圳最好的位置。而诞生的“地王”,在12公里之外的郊区(见下图)。

中国楼市最大的秘密,真相惊人!

这块地的旁边就是地铁龙华线的上塘站。这个片区,目前新房的售价为5-7.5万/㎡。

开发商如果希望获得合理的盈利,最终现房售价可能需要达到每平方米8万元以上,甚至更高。

想想看,三四年之后在距离深圳中心区12公里的地方,新房售价超过8万元将会是什么情况。那时候中心区的房价会是多少?到那时,又有多少深圳人能买得起房子?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企业有能力吞下这样昂贵的土地呢?让我们看看拿下这块土地的两个企业的情况吧。

一个是中国电建集团,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央企。央企嘛,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所以有钱任性。那么另外一个“广州方荣房地产有限公司”是何方神圣?

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可知,它只有一个股东,是“北京兴茂置业有限公司”。而“北京兴茂置业有限公司”也只有一个股东,是“上海兴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接着查!“上海兴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也只有一个股东,叫“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代码是00817,刚刚更名为“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那么,中国金茂的“爸爸”是谁?

中化集团!

至此,谜底彻底解开:深圳的新地王,跟上海刚刚诞生的“周浦地王”和“顾村地王”一样,后台都是实力雄厚的央企。

看来,国企特别是央企,真的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大的护法神!

真相四:地方楼市就是一个大骗局!

“权威人士”明明已经确认中国经济是“L型”,但最近多个城市却接连不断出现“地王”,而且这些地王的价格常常还高的离谱,让人一计算下来,这地块儿如果盖上房子,明显都是周边现有房地产价格的1.5-2倍,从而让那些没有房子的年轻人都惶恐不已,以为自己所在的城市房价,至少还要再涨一倍呢……

其实,你被骗了。

还记得前几天中央媒体之前警告过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不要联手推高房价的文章么?

这些价格离谱的“地王”,很有可能就是地方政府为了力保房价而玩出来的烟雾弹。

早在2014年,当时大城市房地产价格刚刚有见顶迹象,《华夏时报》的记者,就曾经在新浪房产微信频道报道过地方政府与央企国企联手推高房价的猫腻(灰色字体为引用):

“市场冷淡时,政府会让国企出面拍地托市,拍出高溢价,其实还是左手倒右手,做表面文章,政府真正拿到手的土地收入不多,赚的只是财政银行卡上的流水而已。”上述深圳房企投资发展部人士透露,有时地方政府也会通过拍高价地,事后返还开发商的模式,来拉高区域地价。

……

“有些企业之所以能承受地王的高地价,是因为之后可获得接近50%的总地价返还。如果地块涉及棚户区改造,地价返还金额更可高达80%以上。”深圳金鹰地产营销总监林晓华表示。

湖南省房地产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王义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一些定向出让的土地,实质上早已锁定开发商,“在招拍挂环节,可以一直拍下去,直到拍到为止,反正超过双方约定的价格而多花的钱,最后政府都会返还给开发商。”

……

“我亲自签过这种合同,即在拍卖前,协议中明确规定,若拍卖超出合同约定价格,则政府须连本带利息返还给开发商。”深圳某上市房企投资发展部人士告诉记者,通过土地出让金返还方式,降低了开发商拿地成本,政府赚到的更多是投资和就业,以及银行账面流水。

……

按现行做法,土地出让金收取后,除上缴上级财政部分,剩余支出使用完全由地方政府负责,国土部门无权干预。由于土地出让金收益管理处于法律空白状态,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没有相应的约束,始终游离于公众监管之外。除接受一些力度不大的审计外,大多“封闭运行”。

由于开发商在拍卖前只缴了保证金,多出的土地溢价不需要缴,只需私下重新改合同。“反正财政进账多少,也没人查,财政只需按合同收钱即可。”

“这种手法有十多年了,已经很普遍,土地出让环节是腐败高发区。”上述深圳上市房企投资发展部人士说,“对于分管的官员都要送礼,具体金额看项目大小和利润,如果开发商赚1个亿,送出去一两千万也无所谓。”

很多普通人,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却愿意主动为国接盘,我真的很佩服。

中国楼市最大的秘密,真相惊人!

说完了房市猫腻,接下来说股市的猫腻。

现在距离2015年的股灾有1周年了,而在去年3、4、5、6月,股市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时刻,无数的大大小小上市公司,打着“定向增发”的口号大肆圈钱,增发价格大都比当时的股票现货价格略低一点点,但是要有1年的锁定期……

比当时的股票价格略低一点点,对比现在的价格,……,你懂的!

不管是一年前还是半年前还是几个月前,很多上市公司在股票价格处于高位的时候宣称有重大资产重组或其他重大事项停牌,现在复牌了,会不会补跌?

当然会补跌!

但人家有些公司就会玩猫腻,把一些跟风的散户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当然一愣一愣是小事,要紧的是,这些散户的钱都栽进去了。

在地方政府操纵之下,房市上,城里人很会玩,想着法儿恐吓老百姓接盘昂贵的房子;在上市公司和大股东配合之下,股市上,主力很会玩,变着法儿让散户们接盘昂贵的股票……

不管做什么,反正都是在努力地从老百姓的荷包里榨出最后一个铜板。

这真是中国特色的房地产市场和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

上一篇:“资产猎人”孙宏斌:投资乐视为更方便拿地? 下一篇:930楼市不眠夜:北京、天津、苏州相继出台楼市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