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家媒体代表考察江门乡村旅游

阅读:

【2018-11-05 12:03:43】

近40家媒体代表考察江门乡村旅游

探寻侨乡古老村落奥秘 

58041540578737044.jpg

良溪柑普茶的手工制作工艺吸引了众多媒体代表围观。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傅雅蓉 黎禹君

一座座绿岛散布在水方格四周,倩影倒映,微风袭来,小雨婆娑……一行人踏上鹤山古劳水乡的小船,置身其中,零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中国报道杂志社记者陈赞亮感叹:“住在这里就像身处仙境,感觉太惬意!”

昨日(10月26日),来自中央、港澳以及省内的近40家媒体代表深入我市良溪村、霄南村等古村落,开平碉楼与村落,鹤山古劳水乡,龙潭山风景区等地进行采风活动,实地考察江门的乡村旅游特色,探访乡村旅游现状。“我来过江门很多次,但每一次来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来多少次都嫌不多。”《中国改革报》记者黄殿晶对江门的旅游资源赞不绝口。

良溪村建筑保存完好

良溪村位于蓬江区棠下镇,北宋时期已有人居住,南宗绍兴元年(1131年),罗氏贵祖带领97户不同姓氏人家,从南雄珠玑巷辗转至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873年。良溪村是名副其实的古村落,建有贞节牌坊一座,祠堂两间和一间五部堂,村里至今保留着许多清代到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建筑,当年的通商、赶考之路也一直保留至今。

斑驳的石墙映照着昔日的辉煌,在看上去并不宽阔的通商古道上,仿佛还能听到热闹的马蹄声、脚步声此起彼伏。《中国报道·民生观察》记者彭彪在参观良溪村后表示十分震撼,“在广东很少能够看到建筑保存这么完好的古村落,这里的祠堂文化十分鲜活有特色。”彭彪认为,这么有价值的资源应当加强保护,不能任由其风化、损坏,“并且,在保护和修缮的过程中最好能保存它的原貌。”

乡村旅游保留侨乡独特元素

除了良溪村,采风团一行还前往鹤山龙口镇霄南村、恩平圣堂镇歇马村等古村落探访。随着乡村旅游逐渐深入发展,这些古村落的历史和故事一个个被挖掘,形成了五彩斑斓的乡村旅游资源,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江门的古村落,原始气息十分浓厚,没有经过过度商业化的渲染,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历史的梳理也比较详尽,引人入胜。比如村落的祖先如何到达此地,为什么定居于此,对于这些故事的细节和对历史脉络的收集做得很到位,对于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来说,是很大的优势。”黄殿晶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新闻主编王君君也认为,江门的文化保护工作做得很好。“我了解到现在有许多年轻人也加入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既保留了侨乡独特的元素,也让宣传的方向更国际化,让侨乡在世界上更加知名。”

良溪有柑普茶,霄南有甘和茶。每到一地,采风团的媒体代表们都对当地的茶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昨天上午,采风团一行参观了良溪柑普茶的制作过程,来自《经济日报》的记者庞彩霞不停询问现场的讲解员,了解柑普茶的起源和制作工艺:“用什么样的柑制作?一年之中什么时节的柑最适合制作柑普茶?”一旁的彭彪品尝了柑普茶的味道后表示,用新会柑制作出来的柑普茶格外清甜,纯手工制作工艺也让人喝起来感觉安心。

民宿助力乡村旅游

作为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开平碉楼与村落被专家誉为“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到此地,采风团的媒体代表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拍照,记录下一座座犹如古堡般耸立在乡间荷塘绿野中的建筑。开平碉楼已经成为江门旅游最典型的代表景点之一,带动了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了民宿,而民宿的发展又助推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塘口空间是一个初创的,立足于乡村实践的国际青年社区空间。这些年,塘口空间的设计团队将这里进行了实体改造,将上世纪80年代的红砖建筑五金厂改造成集活动、讲座、图书、展览和餐厅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中心。并将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钟表机械厂改造成设备齐全的国际青年旅舍。

走进塘口空间,灰色的水泥地板,红色的砖墙,改革开放初期使用的餐具器皿,浓厚的年代感扑面而来。旅舍后院种满了青翠的植物,清爽宜人。《中国旅游报》记者张培琼对民宿十分感兴趣,“这里更像一个青年旅馆和民宿的结合体,将许多吸引人的元素汇聚在一起,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特色。”

上一篇:北京旅游咨询活动走进“第七届北京旅商会” 下一篇:国庆长假第二天:海口接待游客12.42万人次 开设5个旅游咨询服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