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儿科医生紧缺现状调查

阅读:

【2016-07-08 16:00:07】

太原儿科医生紧缺现状调查

太原市二院儿科曹主任为患儿诊疗

孩子从小到大免不了要生病,生了病一般就得去看儿科医生。在太原,儿科医生较集中的省、市儿童医院(即省、市妇幼保健院),往往是人满为患、吊瓶如林、一床难求,而其他规模较大的综合医院,因无儿科医生一般不接诊儿童患者(急诊皮外伤除外),能接诊的也大多是人手紧张,疲于应付。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日趋严峻。

"加快培育儿科医生",已出现在李克强今年全国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多家医院儿科医生就一人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医院儿科,有门诊也有病房。可后来,老点的儿科医生相继退休,年轻的医生又招不进来,青黄不接,医院就把儿科病房撤了。现在只有一个儿科医生,就这一人专给儿童看病。”太原市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胡润保说,该院年年申报招儿科医生的计划,但年年都招不来。

李晓华就是这所医院唯一的儿科医生。“我从1992年至今一直在儿科临床一线。原先儿科有两个医生,我和一个年轻的,后来,年轻医生调走了,就剩我一人了。”李晓华说,夏天孩子生病相对少些,门诊一天一二十个患儿,一个人还能应付。可到了秋冬季节,患儿多,一上午门诊就得三四十个,一人干活就感觉力不从心。

周晓雪是市第九人民医院(原兴安医院)的儿科医生。她说:“原来科里有四五个医生,后来陆续调离。我已经退休了,实在是没有儿科医生,才返聘我回来。”市九院位于城北迎新街一带,附近医院少,孩子病了大都来这里看。周晓雪说:“每天从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即使休息在家,经常一个电话说‘有病孩子’,我就得往医院跑。要是自己生病或家里有事,也不敢请假,否则孩子来看病就得停诊。”

“最近从医务科抽调来一个年轻的实习医生,还没有处方权,暂时只能打打下手。”周晓雪说:“真希望她能尽快成长起来,那样我就能安心退休了。”

省城医院中,除市人民医院和市九院外,解放军264医院也仅有一个儿科医生。这些医院的儿科医生,都是一人在艰难应战,也只能是门诊上看病,因为缺人,儿科病房也就更难以存在了。

大多医院儿科医生都短缺

记者了解到,太原市三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市四院(结核病专科医院)、市八院(原市商业职工医院)不仅都没有儿科,在内科等其他科室,也找不到能看儿科的医生。

市中心医院过去曾开过儿科,但十多年前撤销了,在这家市属三甲综合医院,也没有能给小孩看病的医生。由于没有专职的儿科医生和儿童专用药品,即便遇到儿童急诊,医院一般也不收治。只有普通的小儿外伤,可得到急诊简单处治。

目前,市二院、西山煤电医院、太航医院、太钢医院,以及省人民医院、山西大医院、山医大一院,虽然还有儿科,山医大二院儿科有门诊、没病房,但这些医院,都存在儿科医生紧缺的问题。

如市中医医院,12个儿科医生每天从早忙到晚,也总感觉孩子多,看不过来,人手不够用。

此外,我市几百家社区诊所或私人诊所,儿科医生也极少。

儿童医院儿科医生也不够

“不仅是综合医院,儿科医生紧缺问题在妇幼这类专科医院也同样存在。按规划编制,我们医院新生儿科应有17个医生,可实际上只有12个。”市妇幼保健院组织人事部部长郝震敏说,按照国家最新妇幼保健体系规划,市妇幼保健院应该设置十多个相关儿科专业的科室,包括儿内科、儿外科、儿童呼吸科、儿童血液科、儿童肾内科等。然而,现在涉及儿科专业的科室只有四个,即新生儿科、儿内科、儿保科、急诊科。规定要求的儿童心理卫生、营养、康复的科室专业,只能合并归入儿童保健科。即便这样凑合,涉及这些专业的医生也都是只有1人,非常不够。

为此,医院每年都要招聘儿科医生,包括去外省市招聘,甚至将招聘门槛一再降低,从原来要求的第一学历为本科降至专升本。

即便如此,招来的儿科医生大多也留不住,多数在儿科临床干不了多久,就跳槽走了,或者想办法调换科室,逃离儿科。

太原儿科医生紧缺现状调查

太原市二院儿科里围满了家长和患儿

儿科医生挺特殊并不简单

市二院儿科现有7个医生,除1人是退休返聘的,两个年轻的,其他4个都已年过半百。为了应对儿科医生短缺问题,这几年,二院也是年年都招聘,好不容易招进来了,但上岗时或上岗后,要么调到其他科室,要么就是不愿干。

二院儿科主任曹秀莉介绍,有些人认为儿童的一些常见病(如消化道疾病、肠胃疾病),内科医生一样能看了。其实不然,因为儿童患者,不像成年人,而是处于生长期、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许多医学检测对他们不适宜使用。连普通的影像检测如x光、B超等,非特殊病情需要也不能使用。核磁、 CT 等医疗影像检测更不宜使用。这些检查会产生辐射,影响患儿身体和生长发育。对其病情的诊断,医生主要靠临床经验,结合血液化验等常规检测。

而且,儿科用药,绝不仅是剂量要小,在用药品种上也有很多讲究。能给成人看病的内科医生,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还是不能给小孩看病的。

“这些因素,客观上也使得儿科医生相对更紧缺。”曹秀莉说:“再过几年,我们几个老的也快退休了。儿科医生梯队断档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儿科医生钱少苦重受气多

医学界早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的话——“金眼科、银外科、千万别干小儿科……”儿科,不仅许多综合医院“不待见”,“逃离儿科、远离儿科”也成为很多临床医生的选择。

曹秀莉告诉记者,儿科医生面临着“累”、“险”、“穷”的职业困惑。儿科医生日常的接诊工作就很繁忙,赶到冬春季儿童疾病高发期,一个医生一上午就要接诊五十多个患儿,连喝口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除了门诊,儿科医生还负责住院患儿的诊治,产科新生儿的会诊,以及危急重症患儿转诊护送等工作。

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宝贝,一旦孩子生病,全家关注。而此时,儿科医生面对的不光是一个患儿,还包括患儿背后的大家庭。儿童来病急、变化快,耐受性差异大,加之家长情绪焦虑,所以更易引发医患矛盾。医生在繁忙的诊疗中不得有丝毫差错,稍有疏忽,哪怕只是言语上的怠慢,有时也会招来患儿家长的责难。

记者采访了解到,给患儿看病,相比成人,在检查手段上,儿科项目少且简单,费用花不多,科室效益上不去。用药上,患儿剂量要少,费用也难以上去。

多所医院负责人表示,即使患儿再多,医生再忙,给小孩看病总归创收少、不挣钱。儿科医生收入通常要比其他科室低,这也是儿科医生短缺、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有官方统计资料显示,儿科医生的工作量至少是普通成人科室医生的1.5倍,可收入却不足成人科室医生的50%。

市二院一个儿科医生告诉记者,同本院其他成人科室比,如妇产科、骨外、普外科等,和她同资历的医生,挣的都要比她多出两千元到四千元。很多儿科医生,一有机会就选择转换其他专业,不再干儿科了。

带孩子看病一把把辛酸泪

因为儿科医生缺,家长带孩子看病,也是一把把的辛酸泪。市民石女士说,每次带孩子去省儿童医院看病,人山人海的,就像挤春运,非常痛苦。有一次赶早带孩子去看病,排队挂号、排队候诊……近3个小时后才看上病,医生问诊不到5分钟,想多和医生说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后面还排着好多候诊的患儿。

市民刘先生说:“小孩生病多在晚上,只能看急诊,可是不少医院急诊没有儿科医生。有儿科医生的急诊,那肯定人多。有一次,大约是去年冬天,晚上10点左右,我带孩子去市妇幼保健院看急诊。夜班的急诊医生只有一个,病人太多,等了近一个小时还没看上。前面的一位家长等得不耐烦了,冲进去骂医生,摔东西,又耽误了半个多小时。”

说到底,还是儿科医生不够。如果儿科医生能多些,家长带孩子看病也就不会那么难了!

高校多年停招儿科学专业

山西医科大学教务处都处长介绍,山西医科大学的儿科学专业创建于1980年,培养了大量儿科医学人才。我省儿科医生有许多来源于此。1999年,教育部取消儿科医学专业。从那时起,本科临床医学教育,不再单独设置儿科学等二级学科。儿科专业人才停招了十多年。

近年来,儿科医生出现极度紧缺状况。为满足社会需求,山西医科大学去年向教育部提出申请设立儿科医学本科专业,今年高考,包括山西医科大学等国内多家医学院校已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其中山西医科大学计划招生100人。国内38所医学院校还将招收儿科专业研究生。人才断档问题已开始解决。

提高待遇对缓解紧缺最关键

医院招不进来儿科大夫,招进来的也不安心,儿科大夫普遍短缺,待遇差是主要原因。

“破解这一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市卫计委医政处处长徐计宏表示,如何来提高,需要破除现有的分配机制,改变目前许多医院医生收入主要靠科室效益的分配办法。而这就需要深化医改,打破“以药养医”,更多地突出医生技术服务的价值。这会有利于提高钱少苦重风险大受气多儿科医生的待遇,增加其岗位吸引力。目前我市也正在向这方面迈进。

另外,还需要政策支持,比如财政补助、医保补贴等能更多地向儿科医疗服务倾斜,确保儿科医生待遇提高的同时,不会额外增加患儿家长的就医负担。

儿科医生是儿童健康的守护神,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十三五”期间我国还将通过“培养一批、转岗一批、提升一批”,增加儿科医生数量。随着上述政策措施的实施,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将逐步缓解。(记者 郝晓炜)

上一篇:住房保障“建”改“补”的自贡调查 下一篇:伊拉克战争调查结果出来了,谎言,全是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