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建华:大数据安全及隐

阅读:

【2016-07-13 10:01:04】

  大数据机遇和网络安全挑战

  大数据是近年来非常热的一个话题,目前IT科学问题基本三年为一个周期,但是大数据据预计会有6~9年的话题周期,因为云计算话题从成熟到应用,已经走过约八九年的历程。

  大数据分析挖掘的价值

  从大数据本身来看,存在有很多观点。比如2010年Science上刊文指出,能够根据个体之前的行为轨迹预测他/她未来行踪的可能性,即93%的人类行为可预测。大数定理告诉我们,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近似于它的概率。“有规律的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出现的条件下,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统计特性。从“数据”到“大数据”,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差别,更是数据质量上的提升,即从量变到质变。

  随着计算机的处理能力的日益强大,人们能获得的数据量越大,能挖掘到的价值就越多。实验的不断反复、大数据的日渐积累让人类发现规律,预测未来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读心术,这也是大数据分析可见的价值之一。

  从大数据分析挖掘的价值角度来看,大数据分析挖掘和数据融合的异同在于:大数据分析挖掘因为有极其丰富的数据作为基础,可以让“有规律的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出现的条件下,呈现几乎必然的统计特性。而数据融合其实是在一定的数据量条件下,通过多源传感器的协同,改进测量和预测的结果,在发现规律、预测未来的准确性方面和大数据分析挖掘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我们认为,从数据融合到大数据分析挖掘,其实是从小智能到大智慧,这也是大数据分析挖掘的核心价值。

  大数据国家发展战略机遇

  无论是从个人、行业、国家可能已都把数据看成一种有效的资源,大数据的开放和开发如今已经上升到一个国家的战略。2015年是中国大数据发展高峰期,我国政府部门颁布了大数据开放行动的战略。2015年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并提出了发展“互联网+”、分享经济和大数据等创新战略,更是将大数据开放、开发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大数据作为社会的又一个基础性资源,将给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驱动力。大数据代表了先进生产力方向,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大数据安全现状

  从斯诺登事件曝光美国全球监控计划来看,实际它曝光的不仅是一个所谓的监控,很大程度说明网络安全中攻防的行为,包括个人上网的行为、习性、轨迹,很多数据都可以精确的定位并找到数据源。大数据的安全问题表现在:

  一是网络攻击成愈演愈烈之势。如今的网络攻击,往往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政府、企业或者个人的私密数据。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收集与保护成为竞争的着力点。从隐私的角度来看,大数据时代把网络大众带入到了一种开放透明的“裸奔”时代。

  二是DT(数据技术)时代是开放与安全的二元挑战。在大数据获得开放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数据安全的隐忧。大数据安全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挑战,安全问题具有线上和线下融合在一起的特征。传统解决网络安全的基本思想是划分边界,在每个边界设立网关设备和网络流量设备,用守住边界的办法来解决安全问题。但随着移动互联网、云服务的出现,网络边界实际上已经消亡了。信息安全的危险正在进一步升级,在APT、DDos、异常风险、网络漏洞等威胁下,传统防御型、检测型的安全防护措施已经力不从心,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三是难以用有效的方式向用户申请权限,实现角色预设;难以检测、控制开发者的访问行为,防止过度的大数据分析、预测和连接。在大数据时代,很多数据在收集时并不知道其用途是什么,往往是二次开发创造了价值,公司无法事先告诉用户尚未想到的用途,而个人也无法同意这种尚是未知的用途。所以这样一种威胁状态是值得我们去面对和需要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化助力人事制度改革 下一篇: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义务教育与城镇化要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