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体育非遗盘点 留住体育的历史记忆

阅读:

【2017-03-03 16:08:34】

  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共同组成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结晶,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的人类文化资源。

  通过口传心授而世代祖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其体现着特定民族或群体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也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系一个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

  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天津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

  - 回族重刀武术

天津体育非遗盘点 留住体育的历史记忆


  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重刀是一种传统兵器,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唐朝武师李克用惯用一把81斤重的大刀练武,英勇无比,百战百胜。唐皇十分重视,通过兵部各大臣决定,将这把重刀加到160斤重,且作为举子考试武状元的主要器械,以此来选拔武将人才。后来李克用把重刀技巧教会了许多穆斯林,使重刀武术得以发扬光大。

  天津市回族大刀队,是由津门著名回族武术名家曹克明先生继承先父“回族大侠”曹金藻(1889年—1966年)阿訇的遗志,弘扬武术强身爱国之精神,在本门刀、礅、抱石、拳铲等功夫基础上挖掘整理出来,独创“曹门刀式”,现已嫡传五代,目前的传承人是曹仕杰和曹仕伟。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津门体坛独树一帜。

  在表演形式上,吸收了历史上武科考试中的“弓、刀、石、马步、箭”等课目技艺,苦练礅子、石锁、抱石等,并将其中之技巧,揉进大刀表演的一招一式之中。大刀表演丰富多彩,“曹门刀式”主要有:插、背、拧、云、撇、水磨、腰串、狮子披红、乌龙摆尾、雪花盖项、比摆荷叶、掌中花、叠罗汉等招式。

  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集力量与技巧于一体,将刀舞起,动如风,静如松,提刀千斤重,舞刀鸿毛轻,刀飞钢环响,刀落寂无声。既惊险雄劲,又轻盈优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充分展示了我国古老的民族文化气息,又体现了现代体育之风采。

  - 拦手门武术

天津体育非遗盘点 留住体育的历史记忆


  2011年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少林流派“拦手门武术”由李金刚、封水伯等人于1650年创始于天津大直沽天妃宫,至今已有350余年的历史。拦手门武艺是中国武林,也是天津地区久负盛名的优秀传统武术项目。讲究练养相兼,内外双修。在我国武术运动中属于长拳类,按传统流派分属于少林派拦手门。风格独特、实战性强。练习拦手武术之人,目前遍及全国,尤为天津河东人较多,目前的传承人是张文仲。

  拦手门武术基本功有十三太保和十个大架练气增力,以及抖杆子、抓坛子、拧棒子、跑板子、蹲坑子、打木桩、磋沙子等。另有母拳四套可单练也可对练。兵器有大枪、花枪、春秋大刀、朴刀、方便铲、棍、单刀、双刀、单剑、双剑、短棍、大小梢子、流星锤、甩头一指、十三节虎尾鞭。

  自上世纪30年代至今,各代传人多次参加全国和地方的武术比赛,并多次荣获冠军等奖项。2002年,组建了“津门拦手拳研究会”,不断挖掘整理该武术项目相关的文献资料。

上一篇:文汇读书周报;三味书屋 下一篇:冯艺:珍藏报纸上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