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如何建构历史记忆

阅读:

【2017-04-25 17:00:30】

【摘 要】本文通过对2013年以来《大河报》、《兰州晚报》和《云南信息报》对“抗战老兵”报道中呈现出来的框架,探讨媒体建构的框架对历史记忆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及其彰显出的政治意涵。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对“抗战老兵”的报道共包含“老兵生活困顿”、“关爱抗战老兵”、“重聚、重访与追忆”和“授勋”这四个框架。总体来说,报道以正面积极的取向为主;采用个人化的叙述框架填充历史记忆;并以“曲线”表达的方式对抗战历史进行再书写。【关键词】抗战老兵 媒体框架 历史记忆 文本分析

○向倩芸

  近年来,媒体上渐渐出现了一群与抗战历史密切相关的人物形象,他们被称为“抗战老兵”,一般特指“国民党抗战老兵”,其身份多为国民党部队的普通士兵、中级军官。以往占主导的叙述模式中,与国民党相关的人物或事件被媒体习惯性地忽略或模式化,这一叙事模式往往会遮蔽弥散在历史长河当中的个体。近年来媒体对“抗战老兵”的大规模报道,使这些个体的记忆、个体的形象能逐渐汇聚在一起,最终去接近真实的历史记忆。同时,它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对国民党相关的叙述框架与模式。在此意义上,我们想探讨当前媒体对抗战老兵的报道对历史记忆的建构有什么影响?同时,又有哪些因素作用其中?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

  美国学者威廉·甘姆森将“框架”定义为一个话语单元的核心组织概念或故事脉络,它不仅使与该议题有关的事件有意义,而且确定了议题的性质,并逻辑地推导出一些显而易见或符合逻辑的处理对策。作为核心组织观念,框架还决定了符号表达手法的选择,如机智的隐喻、典型的案例、醒目的形象、生动的描述和流行的词藻。本文参照《西方某些媒体“3·14”报道的话语分析》一文,从话语包角度着重分析媒体采用的框架,以此更全面地考察媒体对“抗战老兵”的报道。

  笔者选择2013年以来部分媒体做过的“抗战老兵”系列报道,这些媒体主要包括《大河报》、《兰州晚报》、《云南信息报》。其中《云南信息报》的“老兵,你好!”系列报道还荣获2013年度南都新闻奖之“云南信息报年度新闻报道大奖”,足见该系列报道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笔者依据报道的主题和内容定位总结归纳出如下四个框架,每一框架之下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适宜的表达手法,包括机智的隐喻、典型的案例、生动的描写、醒目的形象等。

(一)框架一:老兵生活困顿

  在以往占主导的叙述框架中,媒体并未将过多的关注点聚焦于这些抗战老兵身上,媒体对其报道常常语焉不详或者仅仅轻描淡写。因此,在媒体开始策划“抗战老兵”的系列报道时,呈现出来的首要框架就是以“寻访者”的姿态去发现、报道抗战老兵的生活状况,以此唤起公众的关注。

  1、典型的案例

《起义老兵60余年生活困顿求助无门》一篇报道就描写了生活在曲靖师宗县彩云镇路撒村委会发宜村的抗日老兵赵八十,因材料烧毁而无法落实老复员军人待遇,生活十分困苦。而像赵八十这样的老兵不在少数。

  2、生动的描写

  除了多用“贫困”、“困苦”这些语词,媒体还对老兵的生活进行细致的描摹,如“他和老伴生活在简陋的屋内,体弱多病,无人照顾”,“院子里漏雨的棚子下的灶台破败不堪”,媒体惯用这些煽情的语句来引起读者对抗战老兵的同情。

  3、机智的隐喻

  《113岁抗战老兵走了》主要报道了113岁付心德去世的消息,他是原远征军七十一军第二野战医院少校医务主任,是迄今国内最年长的抗战老兵,被誉为“抗战活化石”。这些抗战老兵都已是风烛残年,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人世。因此,媒体大量报道抗战老兵去世的新闻,也意在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老兵的去世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逝去,更隐喻着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关的历史记忆的消失。

  (二)框架二:关爱抗战老兵

  1、典型的案例

  在媒体的报道中,社会上关爱老兵的主体(不包括媒体本身)主要涉及三类:

  (1)政府。自从媒体和社会开始广泛关注“抗战老兵”后,媒体上也逐渐有了来

上一篇:引得春风度玉关——有关新疆的历史记忆 下一篇:历史记忆,就是要强化(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