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普通西藏人的历史记忆[1]

阅读:

【2017-04-29 23:07:44】

拥抱新生——四位普通西藏人的历史记忆

91岁的卓玛玉珍老人坐在家中(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新华网拉萨3月28日电(记者多吉占堆、薛文献、黄兴)3月28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高原大地桃红柳绿,河谷、山间,农民正在犁开沉睡的土地,牧人赶着牛羊,徜徉在蓝天下……

91岁的卓玛玉珍老人坐在火炉边,吸着鼻烟,不时端起温热的青稞酒喝上一口,时光宁静而悠长;

62岁的桑珠在藏医院接受药浴治疗后,回到家里喝两杯甜茶,打理一下珍爱的登山纪念藏品;

53岁的罗布丹增穿着制服,在糌粑加工厂里巡视,边走边盘算着再建100座水磨;

48岁的次旦久美在办公室加班,撰写“西藏藏医药数字化”项目申报书,桌上堆放着厚厚的资料。

56年前,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主改革运动如春风拂过万里高原,维系上千年的封建农奴制土崩瓦解,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牛羊,从此改变了自己人生的命运……

新生

【历史】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全面武装叛乱。3月28日,国务院发布命令:“除责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彻底平息叛乱外,特决定自即日起,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4月28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做出关于西藏问题的决议,“根据西藏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逐步实现西藏的民主改革,出西藏人民于水火,以便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奠定基础。”

【岁月】卓玛玉珍在35岁这一年,感觉到了生活的巨变。

她所在的设兴村,位于拉萨西北40多公里处,村后是红色的拉龙白朵山,村前屋后有大片树林,一条小溪自村中流过。这里是十四世达赖喇嘛母亲的庄园,全村有22户人家,其中18户是农奴,4户是家奴。

卓玛玉珍从十几岁起就给庄园干活,天不亮就出门,夜深了才回家,春种秋收,什么都干,双手常年皲裂,食物只有糌粑和水。“糌粑不敢多吃,吃多了又得去借,永远也还不完”。“最难受的是秋天,眼看青稞丰收了,但没一颗是自己的,身、心都特别劳累。”她说。

这一年,在拉萨河谷的贵族庄园里,昔日低人一等的农奴在党的领导下,将领主的地契、文书、账目付之一炬,还把领主、贵族家的房屋、田产悉数分发。人们捧着哈达,喝着青稞酒,载歌载舞。

就像一场透雨浇过干涸的田野,卓玛玉珍盼来了人生的春天:“过去我整天辛苦干活,但还是吃不饱饭。土地分完后,我头一回做了土地的主人,无论收获多少粮食,都是自己的,这个最开心。”

由于地位卑微,卓玛玉珍没有过一个值得记忆的婚礼,成家后所生的几个孩子也因种种原因先后夭折了。这成了她心头永远的痛。

此时,在后藏日喀则宁康村,6岁的桑珠整天在山坡上放牧,有四五十只羊、十几头牛。对于这场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年幼的他还没有更深的体会。唯一感觉到的是吃的比以前好了,之后所放的牛羊中也有一些是属于自己家的。

上一篇:历史、典型与传奇 之间延伸的红色记忆 下一篇:记取时代的又一圈年轮历史记忆成勾勒2014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