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穷游”靠谱吗?

阅读:

【2017-04-30 13:33:56】

  端午假期,不少人选择出游。在各种旅游网站和论坛上,搜索“穷游”“自助游”等关键词,可以看到各种攻略,还有网友的晒图和分享,“免费搭车、免费食宿”的穷游受到不少人的追捧。越是在川藏等条件艰苦的地方,选择“搭顺风车,吃免费午餐”的穷游者就越多。

  市民:我觉得(“穷游”)不一样,如果我能年轻重新来一遍,我也会选择去玩一趟的。我觉得挺好的,走走看看,比你直接一个地方(住)酒店去看的东西要不一样。

  市民:旅游嘛本来就是要未知的,你知道那个地方的话没什么意思,本来就是该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我们去解决,就是一个过程。

  户外运动爱好者 林子寿:那么正常的我们说“穷游”的话,也就是说解决一些基本的交通问题(之后),然后呢就靠两条腿去游玩祖国的这个大好河山,然后呢一个风景一个风景地去看,然后可能花的时间可能会很长,有时候可能是一个月、两个月,就这么慢慢地去走。

  37岁的林子寿是杭州一位户外运动爱好者。这些年,他背着厚重的行囊,穿过大草原,也走过大雪山。早在十多年前大学快毕业时,他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只身一人从杭州出发前往西藏。因为身无分文,漫长的旅途他只能一路搭车,一路徒步,一路打零工,几个月的旅途总算支撑了下来。时隔多年,林子寿回想起来,当时的过程虽然艰苦,但旅途中所碰到的事,遇到的人,成为一种不可复制的经历,让人终身难忘。

  户外运动爱好者 林子寿:我们去贵州那边有一个叫什么寨子,它是一个彝族的一个寨子。它其实一年很少有人到他们寨子来访,然后我们三四个人徒步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其实我们身上也没什么钱,没什么吃的,然后当地的居民看到我们,就外来人来了,就跟一个节假日一样,他们就杀了一头猪,然后就是说来款待远方来的这个客人。

  相比于十几年前,现在人们的旅游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但让林子寿念念不忘的“穷游”经历,至今仍然是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户外运动爱好者 林子寿:就是说现在很多人年轻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其实他是一种很压抑的(状态),工作中就是一种很压抑的环境,他们就很向往接受自然,然后呢就是说以最自然的方式来进行一次旅行。

  林子寿说,现在选择“穷游”的很多是学生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还有部分户外运动爱好者。对于他们来说,经济方面的考虑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想体验一种不一样的旅行方式。每一次“穷游”都是一次冒险,也是一次挑战。杭州市民丁超今年就有和驴友一起骑行,“穷游”新疆的计划。

  杭州市民 丁超:体验生活,锻炼自己某方面的东西,一路沿途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穷游”嘛,可以不带一分钱的,然后有一句话说路过一个村还有一个店嘛,到村里在村民家里住宿都可以的。

  近几年,这种沿途借宿、吃住在村民家中的“穷游”在年轻人中颇为流行,但作为一名资深旅行者,林子寿对这种乞讨式的“穷游”并不赞成。他认为,为了自己的旅游“体验”而干扰到别人的正常生活,并不可取。

  户外运动爱好者 林子寿:我记得第一次到了四川,到了成都,那么基本上好像剩下的只能够买两瓶水。就到当地找那个餐馆啊,就去刷盘子。那么就刷了一天,我记得是刷了两天盘子,然后他们给了200块钱。

  无论存在怎样的争议,“穷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已被人认可,并逐渐形成一个群体。 随着“穷游”族的群体越来越庞大,他们所面临的状况会越来越复杂。作为一名资深户外旅行者,林子寿经常在网上回复各种“穷游”的贴子,提醒他们要注意的问题。

  户外运动爱好者 林子寿:有些年轻人脑袋一热说走了,走了之后发现,到了地方发现我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其实说网上报道的都是好的一面,很少报道不好的,而且“穷游”失败了,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还是觉得要三思,因为你光看别人好的你就想走,那么大家还是要想一想量力而行吧。

  新华社记者王怿文、李涛杭州报道。

  

 

上一篇:记者调查回复“郴州桂阳县桂阳九中强迫学生补课” 下一篇:陈峰:报纸没落,谁来承载调查记者群体?